阅读历史 |

第九章(1 / 2)

加入书签

第10章

第九章

了了无法理解了致生的悲愤从何而来,就如了致生也不能对她的痛苦感同身受一样。

经文奥义晦深,了了看不懂,更无法理解其中的深意。

抄写经书,便真的成了搬运文字。写完上一个,才能去辨认下一个。如遇上生僻字,她的脑袋就得转得更勤快了。可即便细分了结构,记住了笔画,一个字拆解下来,再重新拼凑,仍是写得歪歪扭扭,生硬奇怪。

她难得有些不好意思,一卷经文写了又涂,涂了又改,最后斑驳得像是一纸草稿,直接被她揉烂了丢进了垃圾桶。

了致生看不得她这么浪费纸张,便指点道:“你写字得先认识这个字,你知道它是什么意思,自然就写得顺手了。这不就跟你们学古诗一样嘛?只有先理解这首诗在表达什么,背诵默写时才事半功倍。”

了了虽然觉得了致生说得很有道理,可她对学习佛经一点热情都没有,自然不愿意花时间去翻字典查资料。

她慢吞吞的,一字一抄,写了整整两天,才堪堪满意。

佛经共有三卷,了了抄完第一卷便打算先送去给裴河宴验验货,以防过不了关,她后面两卷就白写了。

不料,了了到167号洞窟找人时,却扑了个空。

她站在门口,和了致生大眼瞪小眼了片刻后,老了斜叼着一支小木棍,眯着眼问她:“你来干嘛?饭点早过了啊。”

了了的目光又往洞窟里找了一圈,这一回,上下左右,找得分外仔细:“我来找小师父,不找你。”

了致生沉默地看了了了数秒,那眼神,从大为不解到努力释然,又从悲愤失望到彻底想开,短短片刻,复杂程度堪比一部情感大片。

他呸地一声吐出小木棍,眼也没抬,随手指了个方向:“他在135。”

和编号167一样,135也是待修复的洞窟编号。

了了下意识抬头,看向被木架围住的佛像——几天前,小师父还因为调配不出佛像的面部颜料而愁眉不展。

如今,半面残损的佛像不知何时已经修复好了。

原先从雕塑眼部下方裂开的缝隙,经石料填补后,佛像面部完整,除时光沉淀的岁月感以外,再无其余痕迹。

就在了了仰望佛像的同时,她恍惚间觉得,佛像似也在凝视着她。

它眉眼低垂,指拈星盘,似静候了千年,与她遥遥一见。

几天前,小师父尚在修复佛像时,她也坐在木架上。可即使当时就盘坐在佛像的鼻息下,她也没有这种感觉。

她摸了摸有些发凉的后颈,心想:难不成……这就叫,栩栩如生?

——

与167相隔不远的135号洞窟内,裴河宴正在塑泥胎。

135号洞窟里供奉的是一尊高三米的四面毗卢观音。四面观音,顾名思义,一身四面,各持法器。

而这个洞窟内的四面毗卢观音尤其精美,它顶设

莲幡,后置法/轮,无论是雕绘的法衣还是配饰皆以重工镶嵌黄金掐丝珐琅,十分奢华肃美。

它出自古南啻时期佛教最鼎盛时,由当时的女皇啻蛮亲塑供养。

可惜,佛像也因造价奢侈,遭遇损毁最多。

135号洞窟挖掘时,佛像就因莲幡自重过重,早已坠落毁坏。佛身也因其镶嵌的黄金珠宝,遭受了毁灭性的破坏,甚至殃及整个洞窟,都曾遭遇火烧抢掠。

原本这种程度的损坏,早已没了修复的意义。

可因其与古南啻的历史和宗教文化息息相关,即使无法对佛像做修复,也需还原135号洞窟的原本面貌,复刻出古南啻的图像史书,留存于世。

于是,135号洞窟的修复整理工作便交给了精研古南啻宗教文化的过云大师和他的弟子裴河宴。

裴河宴想要还原古南啻的这尊四面观音像,光前期工作就十分繁琐。

他需翻阅大量典籍和书绘,了解古南啻时期佛教弟子雕塑毗卢观音的审美风格与塑造习惯,但因古南啻国期太短,历史记录有限,可供查阅的资料非常稀少。

所以,他大部分时间,都在重新复刻四面毗卢观音像仅存的那一面佛像。

——

了了到时,洞窟里除裴河宴以外,还有一位研究院的记录员在整理编案。

见两人在忙,了了识趣地没进去打扰。她抱着帆布包,蹲在洞窟门口唯一的一片阴影中乘凉。

沙漠的阳光总是十分毒辣,浇在皮肤上,似倾倒了火焰一般,灼得人隐隐作痛。

洞窟内,背对着门口的裴河宴,已将手中的泥胎捏出了几分形状。

记录员抄编完日志后,拿起桌上那一沓新鲜的草图翻了翻。

古南啻的洞窟修复大部分不是一个人可以独立完成的工作,是以,修复工作的任何步骤都需记录在案,以供后期交接。

于是,即使是裴河宴临摹的草图,也被修订成了一册绘本,作为附件。

草图前期完整绘刻了四面毗卢观音像的唯一神态,除此之外,便是细分的脸型和五官。而所有的五官,风格各异,从最早编注着来源,到后期融汇风格重塑神像的开脸,反复画了不下千次,整沓草图密密麻麻,全是细节。

“裴老师。”记录员感慨道:“您这画了得有多少版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