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93(1 / 2)

加入书签

也无心喝茶了,紧蹙眉头等着暴雨落下来。

可一直等到傍晚,乌云竟消散了一些,一滴雨都没下。

几人忧心忡忡的回去。

当天夜里,便下起了暴雨。

第二日上午又下了半天,雨才停。

可东边天际的乌云仍然很沉,时不时地一道闷雷传来。

陈云州背着手,站在屋檐下,雨水顺着瓦片滴滴答答地往下落。

郑深走到他身边,低声问:“大人可是担心秋收?”

陈云州点头:“我们这边应该还好,只下了一晚上加一个白天,东边好像从昨天下午还是就一直没消停。那是什么州县?”

郑深比较了解,说:“那应该是桥州,跟我们庐阳中间隔了一个县。”

“东边的乌云还没散,桥州的百姓怕是要遭殃了。”良久,陈云州无奈叹道。

农业就是这样的,辛辛苦苦干一年,若是遇上天灾,就全泡汤了,白忙活不说,还要搭上种子钱。

果然,陈云州这不祥的预感很快就应验了。

等到了下午,杨柏川和夏喜民都过来跟陈云州请辞,桥州这雨一直不停,很可能会发生洪涝灾害,两州府相邻,庆川必然也会受影响,所以他们明天就要赶紧回去。

情况紧急,陈云州没有留他们。

二人离开第六天,杨柏川派人给陈云州送来了消息。

桥州果然遇上了洪灾,连续两天两夜的大暴雨冲垮了河堤,导致横贯桥州的百江决堤,许多农田、房屋被冲毁,无数百姓流离失所。

现在桥州知府正在上奏折请求朝廷救灾。

但远水解不了近渴,桥州的流民势必会有一部分流入相邻的庆川各地,杨柏川提醒陈云州多注意。

流民失去了家园、甚至失去了家人,一无所有,若是没法活下去,很可能会成为暴、动的源头。庆川府包括辖下的七个县,去年遭遇了旱灾,朝廷税负又重,大部分是没有余力接收这些流民的。

陈云州看完信后知道杨柏川这封信是好意提醒。

他若是没有余力帮忙就算了,但他手里通过卖玻璃,现在有好几万两银子。此外,马上秋收,全县百姓还要还他近五千石粮食,省着点,足以养活很多人。

而且庐阳县面积很大,现在还有大片未开垦的土地,不愁养不活更多的人。

这些人可不止是负担。

他们还是劳动力和拥护值。

陈云州低头看着自己八万多点的拥护值,干完这一票,应该就够开启第二层货架了!

作者有话要说

第34章 . 034 声名鹊起

“接收流民?”郑深诧异。

陈云州没说拥护值的事,只说:“对,我们庐阳县这么大,还有很多荒山野岭没有开垦,招募一批流民即可增加人口,以后也能增加田赋。”

“至于流民的口粮,百姓即将还咱们五千石粮,够了。而且我们也可向张员外他们低价购买一批粮食发放给流民。”

张员外他们的粮食还没卖完,堆在仓库里。

今年庐阳风调雨顺,本地百姓肯定是不会买他们的粮食。

至于运送去桥州发笔难民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