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894章 你说的让大明再次伟大,包括我们吗(1 / 2)

加入书签

第894章 你说的让大明再次伟大,包括我们吗?

朱翊钧从来没有否认过大明宝钞和金债券的相似性,但相似归相似,大明宝钞的根本目的是,解决大明货币缺少和流通性不足的矛盾,是适应当下大明经济发展环境,海外贵金属流入减少的行为,而不是为了战争。

西班牙喜欢借钱打仗,大明不借钱打仗,但喜欢欠饷。

大明皇帝丶朝廷当然羡慕西班牙可以借到钱,但西班牙同样羡慕,大明军兵在欠饷的情况下,依旧能荡倭平寇北拒胡虏。

费利佩很难搞明白,大明居然能欠饷一百七十年,边方不乱,大明也很难理解,泰西居然对借钱打仗的费利佩如此畏惧。

朱翊钧看着权天沛,非常坦诚的说道:「这十二万两黄金,以及金山城的稳定开拓,解了朕的燃眉之急,费利佩闹着给大明加税,希望造成大明钱荒不足的恶化,进而促使货物降价,来让大明承担战争成本。」

「但凡是他打着加关税的名义,跟大明谈判,让大明购买他一些金债券,或者借大明的战争借款,大明也是可以谈的,但是他先加了关税再来,朕一旦妥协,他们就会蹬鼻子上脸。」

「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所以西班牙特使佩德罗,不得面圣。」

朱翊钧解释了下最近发生的事儿,除了选贡案还在杀人外,这就是大明的当务之急,哪怕是市场可以培养,但也需要漫长的时间。

失去了西班牙这个庞大的市场,大明势要豪右,尤其是以海贸为主的海商们,不满情绪一定会加剧。

大明需要一个市场来消耗沿海地区工坊商品,也就是大明腹地,如果黄金叙事不那麽让人信服,内需无法建立,这种阵痛,会持续很久,不利于万历维新。

而权天沛带着黄金回到了大明,极大的增强了黄金叙事的信心,可以大幅度减缓关税造成的恶劣影响。

朱翊钧感谢这些海外开拓者对万历维新的卓越贡献。

「臣…没想那麽多。」权天沛听得懂陛下讲什麽,但不是那麽理解。

他不明白陛下的焦虑,也不明白大明沿海海商的不满,更不理解大明对于培养内需的迫切,而他带回来那麽一点点黄金,有什麽用,杯水车薪。

权天沛只是个天文生,现在是金山伯,这些事让陛下和辅臣们去头疼吧!

他只知道,带回更多的黄金就对了。

「明日朕要在朝阳门外的大刑台,监斩一百五十二家,这些人的罪行已经张榜公告,发了邸报,金山伯可以看看邸报上刊登的内容。」朱翊钧让冯保安排,让刚刚回到大明的权天沛出席明日监斩。

大明要保持基本稳定,才能让权天沛这些依靠朝廷的开拓者们没有后顾之忧,而皇帝有理有据的行使暴力,也是稳定秩序的一部分,而且极其重要。

「臣遵旨。」权天沛再拜,离开了莫愁湖行宫。

等到权天沛走后,朱翊钧才走出了院子,看到了堆积在院中的黄金。

权天沛已经从朝廷支取了他想要的货物,三艘五桅过洋船丶燧发火铳丶虎蹲炮丶舰炮等等,对于金山城而言,这些东西更加重要。

十二万两其实也就7500斤,半间房就能装满,其实没多少。

权天沛觉得自己大赚!

朝廷一艘五桅过洋船卖到泰西要二十五万银,没有任何火器丶火药,想买还要另外花钱,不能吃不能喝的黄金,能换到如此直观的暴力,还获得了大明朝廷的册封丶支持,简直不要太赚。

这麽点黄金对大明的经济丶钱荒等,的确是杯水车薪,可源源不断的黄金,却极大的增强了信心。

大明现在得到了两个稳定可以供给黄金的地方,这才是黄金叙事能够讲下去的根本。

债券也好,宝钞也罢,都需要信心的支持,人们相信它值钱,人们不相信它值钱,它就一文不值。

「金债券和大明宝钞,看起来一样,但完全不同。」马尔库斯诚挚的说道,他发现自己误会了,大明皇帝做事,比费利佩靠谱多了。

费利佩在陛下面前,反而幼稚的像个吵着我不跟你玩的孩子。

「陛下,费利佩可能恼羞成怒,关闭麦哲伦海峡的通道,这可能会给大明环球商船,造成很大的困扰。」马尔库斯说起了费利佩可能会进一步施压的动作。

朱翊钧笑着说道:「他关闭了麦哲伦海峡,朕就只能将环球贸易拆成两条线,太平洋贸易和西洋丶大西洋贸易了,不必过分担心。」

大明从来没有把谁真正的当成友邦,因为大明自己都有很多的不确定性,指望海外番国一成不变?

所以对于大明环球贸易商队而言,大不了就是拆成两个航线,没有麦哲伦海峡,新日运河没有修建,大明依旧有办法,实现环球贸易,只不过麻烦许多。

「大明擅长谋而后定。」马尔库斯听闻,放下了自己的顾虑。

安东尼奥派他过来,除了妥善传达他的意见之外,还有一件事,也是最重要的事儿,确定大明货物是否能够如期抵达里斯本。

「一定要小心费利佩的狗急跳墙,如果葡萄牙开始抛售金债券,他一定会买通王宫里的人,刺杀安东尼奥,只要安东尼奥一死,葡萄牙短暂的动乱,就可以让金债券不至于快速崩塌了。」

朱翊钧看着马尔库斯说道:「费利佩又不是没这麽干过,尼德兰的领袖,就被暗杀死了三个,要小心一小撮的野心勃勃之人。」

「臣谨遵圣诲。」马尔库斯再俯首,费利佩从来不是什麽善茬,安东尼奥自然有防范。

安东尼奥的解决办法是,直接把自己王宫的安保,交给大明去的海防巡检了!表现比东亚藩属国还像藩属国。

安东尼奥想的很明白,大明不支持他做国王,只要不让货物在里斯本集散,他就死定了,所以大明海防巡检在安东尼奥眼里是值得信任的。

泰西有着相当长远且广泛的习俗,宫廷卫士常常用他国雇佣兵。

金山城的消息,很快就传开了。

而大明皇帝也将这十二万金放在了皇庄里,冯保专门弄了石灰喷灯打在橱窗里,让黄金熠熠生辉,就是告诉所有人,大明又有一个地方可以获得黄金了。

万历维新的进程,不会因为白银流入减少,就做出改变。

次日的清晨皇帝起了个大早,去了朝阳门外监斩,这一次又是人头滚滚,又是血流成河,皇帝依旧没有放下自己屠刀的想法。

南衙选贡案作为万历五大案之一,引起了南衙士林的普遍注意,很快,选贡案和洪武三十年的南北榜案联系在了一起。

大家赫然发现,这次选贡案和当初的南北榜案,看起来风马牛不相及,但其实本质都是相同的!

垄断科举,垄断获得政治权力的渠道,从而垄断政治权力。

这一联系,大家对选贡案都变得可以接受了,毕竟当年南北榜案人头落地不计其数,现在这选贡案的规模,反而看起来有点小打小闹了。

陛下这才杀了几个人,没有瓜蔓连坐,皇帝真的已经非常宽仁了。

南衙的势要豪右丶乡贤缙绅和士林士大夫们,选择了自己和自己和解,安慰自己,陛下比太祖高皇帝宽仁。

朱翊钧对于这种风力舆论的改变,没有过多的理会,因为大宗伯沈鲤上了一本奏疏,为皇帝陛下系统性的解释了一件事,那就是为何费利佩二世可以借到钱打仗,而大明不能。

在近一百年的时间里,随着西班牙丶葡萄牙在海上的不断开拓,尤其是富饶银矿的开采,让大量贵金属涌入了泰西。

这一百年时间里,泰西出现了一种古怪的现象,一股妖风刮遍了整个泰西,甚至连奥斯曼人都无法幸免。

这股妖风的主要特徵是:物价迅速上涨丶货币快速贬值丶出现各种假币丶投机现象泛滥成灾。

沈鲤以大明最了解的葡萄牙举例,在百年时间里,一斤粮食的价格翻了整整十二倍,大明南衙一石粮才三钱银,而在泰西,一石粮的价格就要三两银子之多。

日不落的荣耀,费利佩没有和穷民苦力共享,大航海的丰厚利润,也就是黄金和白银,掌控在少数人的手里,但市场上各种货物价格的飙升,让所有人窒息。

于是荒谬的事情发生了。

在根本不需要更多粮食丶土地丶货物丶人口的情况下,泰西所有肉食者都要考虑一个问题,那就是更多的供应货物,增加供给,减少物品价格,防止因为『买不起的贫民』引发的暴动和骚乱。

此时的泰西已经陷入了极度富有和极度贫困的矛盾状态,极度富有是大量贵金属涌入,但掌握在少数人的手里,极度的贫困是穷民苦力买不起任何的商品,连最基本的盐丶吃丶衣都无法购买。

分配可不仅仅是大明的难题,白银堰塞,也不是大明独有的现象,财富在大都会集中,货物也在这些大都会集中,人们开始自发的流动,而泰西的城市管理,自古就非常的糟糕。

人口流动,进一步加剧了贫富分化,也加剧了耕种人口减少,土地抛荒和粮食减产。

被称之为价格革命的妖风,正在席卷整个泰西。

受损害最严重的两类人,第一类就是不掌握分配权力丶无法享受到大航海红利的穷民苦力,但凡是风吹草动,最先承受代价的就是他们。

第二类则是按传统方式收取定额货币地租的封建地主。

这些旧地主,他们的实际收入,因货币贬值丶不得不减租留下农奴丶货物需要向大城市运送,但因为激烈竞争导致利润微薄等等因素,大幅减少,以至于贫困破产。

以上的种种特徵,和大明在开海之后社会矛盾,表现出了极高的相似性。

旧地主们的利益切实受损,又因为种种原因,未能在万历维新中完成华丽转身,被时代的洪流所抛弃的恐惧,催促着旧地主们铤而走险。

杨巍案丶田一儁案丶选贡案丶池州府劫船案都是基于这种恐惧爆发。

对于泰西而言,货币在快速的贬值,投机之风,就吹遍了整个泰西,金债券这种击鼓传花的游戏,就有了充分的时代背景。

如果此时出现一个『急需大量贵金属丶又能提供近乎无限的货物丶关键是能够提供丝绸丶茶叶等奢侈品』的地上神国,就可以解救泰西于水火之中。

因为一切的一切,都是因为贵金属太多了导致的矛盾。

这也是费利佩要蛮横的给大明加关税,又要派遣使者和大帆船来到大明进货的原因,因为西班牙人不来,葡萄牙人丶法兰西人丶尼德兰人丶英格兰人就会来到大明。

英格兰明知道被大明厌恶,但每年还要派出使者,明知道不会被大明皇帝接见,但还要来碰碰运气,就是等着费利佩昏招迭出的时候,趁机取代西班牙友邦地位。

该死的法国佬似乎抢先一步,搞出了大光明教这种吊诡的东西,来献媚大明皇帝!

「沈宗伯对于矛盾的理解,在朕之上,朕倒是没有看到费利佩的迫切。」朱翊钧看完了奏疏的前半截,对沈鲤颇为赞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