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98章 时时勤拂拭(2 / 2)

加入书签

刘建凯有说不出的困惑丶惊讶丶恍然丶踌躇交织在一起。

次日,他借着汇报工作的机会,还是把这种细节的佐证拿出来,正面表达了自己的疑问。

「哦,那个啊。」俞兴抬头看向刘建凯,「我是觉得还能涨啊,但给刘花花包个红包也没什麽,涨的话,我这边还有更多,亏的话,我的本金一共就那些点,倒是你啊,你这些天抓耳挠腮,到底想干什麽?」

刘建凯这时候也说不明白:「我……我没想干什麽。」

「那你这样找我,又老是关注比特币的价格丶利好丶止盈,你分币没有,你怎麽那麽闲呢?」俞兴笑道,「你要是觉得有前途,那你就琢磨怎麽搞,你要是觉得风险既高,波动又大,那就老老实实的工作呗,忙完工作也可以还像之前一样挖挖矿,对不对?」

刘建凯迎着老板的视线,总觉得里面藏着点什麽,但又感觉是自己的幻觉。

他忍不住揉了揉脸,想着上次玩币的落魄,心里着实不想再经历那种心态,所以……老板说得对,自己分币没有,又何必老是被外物扰乱心志呢?

刘建凯啊刘建凯,你就是那麽容易被撼动的人吗?

它就是再高又还能高到哪里去?

刘建凯扪心自问,感觉道心在经受冲击后又提升了修为,也就给出认真的想法:「俞总,你说得对,我最近是受到币圈消息的影响了,连工作的时候都有点心不在焉,你放心,我以后不会了,绝对把工作做的漂漂亮亮。」

正所谓,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刘建凯拂去了心灵上面的尘埃,转身离开老板办公室。

俞兴是欲言又止,最终还是没把话说出来,刘割完全不用把时间浪费在工作上面,他应该把自己的天赋带到币圈啊。

但这事就和比特币的价格一样不用急。

俞兴心里也好奇今年的比特币能涨到多少,而刘建凯这位一接触比特币就能狂搞十万枚的狂人又何时能认识到自己刘割的真面目。

3月20日,两项事关碳矽集团进展的工作都有所突破。

一是碳矽集团的融资,二是供应链管理公司所拟定的专利事项。

俞兴几乎同时接到的汇报文件,简单的都浏览之后便嘱咐秘书:「小章,你把供应链公司的那个,嗯,那个姚阳晖喊过来,我当面听听他们的这个专利设置。」

章阳煦应了下来,离开办公室打电话的途中很难不感慨,现在公司都知道供应链管理公司有个放牛的姚阳晖,而他能让老板记住名字也真的无形之中多了很多便利。

当然,这位的工作也确实很出色,听说平时就很努力。

很快,接到通知的姚阳晖匆匆抵达总裁办,为俞总描述专利开放与专利联盟这两件事。

碳矽集团按照俞总的想法会每年都开放一部分能够推动行业发展的专利,而今年的主要是电池安全方面的相关专利,再加上电机丶充电系统,合计23项。

这些专利都是真金白银投入之后换来的。

按照供应链管理公司的考量,这样的免费开放并不代表放弃专利的所有权,而只是不追究其它企业使用己方专利的法律责任。

同时,既然己方专利能让别的企业节省资金,那理应让对方给出善意的回应。

比如,不能拿了碳矽集团的专利技术并以之为基础的进行衍生,最后又拿新的衍生技术来反制碳矽集团。

姚阳晖认为这种约束都是比较宽松的,而老板也是真心推动行业发展和做大蛋糕。

「俞总,像电池安全这一块的研发,我其实觉得我们可以保留对衍生技术的潜在主张权,如果别的厂商在这方面用了我们的技术,又有更好的改进,那还是分享出来比较好。」

「毕竟,这确实是能造福行业的。」

俞兴思索道:「嗯,这个可以再研究研究,或者,能不能放在专利联盟里来做。」

专利联盟是年前提出的框架设想,它在年后同样被细化,仍旧是以「专利交叉许可+技术共享」为核心条款,机制则是采用邀请制,要求成员把电车上下游相关的专利注入联盟池。

内部成员可以免费使用专利池中的专利,但需要承诺不向非成员转让核心技术,而外部公司如果想要使用专利就需要按照专利联盟的议价来进行支付。

前者的理解很简单,后者则是形成抱团的专利来获取议价的能力。

一家小公司的某项专利如果被大公司使用,单凭它自己或许很难争取到合理的授权费,但如果以抱团的专利联盟来进行统一的接洽与谈判,授权费就能控制在合理的范畴。

除了授权费的争取,侵犯费丶侵犯官司等方方面面都能体现出抱团的力量。

「我看宁德时代对专利联盟的兴趣一般。」俞兴听完姚阳晖的解释,提到组建联盟的现状。

姚阳晖立即点头,然后说道:「我们是不要求它把那些核心专利拿出来的,只是想用上下游关联紧密的专利来更便利的推动发展,大家应该都能认可这个设想,只是对于『上下游关联』的界定可能还存在疑虑和争议。」

俞兴想了想,笑道:「也可能是碳矽集团还没获得市场的认可,现在牵头做这件事就没那麽顺。」

姚阳晖默然,这当然也是一个原因。

「没关系,慢慢来,这个用来做铝合金材料的上下游就很典型。」俞兴沉吟道,「先把我们能做的做好,这件事是长期有益的。」

铝合金材料关乎着一体化压铸的成败,而如果成功,上下游的配合就能让大家看到合力共赢的效果。

姚阳晖见老板没有别的疑问,询问道:「俞总,那我们就尝试着进行邀请和沟通?」

俞兴翻了翻面前的文件,摇了摇头。

他笑道:「不,等碳矽集团新一轮的融资结束,你们再开始谈,有钱没钱,资方看好还是不看好,可能你们接触的难度又不一样,能少费事就少费事吧。」

姚阳晖觉得有理,再看老板表情,知道融资的事情恐怕没什麽问题。

果不其然,一周之后的碳矽集团就宣布成功与四家投资机构达成B轮融资,继8亿美元之后再次获得25亿美元的注资,如此加上网际网路朋友们的支持,碳矽集团已经获得35亿美元的资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