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6章 好心也得别人接受才行:路不一定能(1 / 2)
哈里木确定李龙要修路,便要带着他一起去见玉山江。
李龙想着既然来了一趟,带着还有给玉山江的礼物,那就去一趟吧。
玉山江正在给牛羊撒草,听到吉普车的声响,加快了手头的动作,把脚下剩下的两捆草散开后挑着扔进了羊圈里,然后收起了木叉,等着吉普车过来。
李龙把吉普车开到冬窝子跟前的平地上——去年维修冬窝子的时候,这一片专门修整了一个平台空地,方便停车。
现在拖拉机就停在平地上,这位置挺大,还能停得下吉普车。
李龙和哈里木下来,玉山江就走了过来,握手打招呼,然后带着两个人进屋喝奶茶。
「你说要修路?修通往夏牧场的路?」玉山江听了李龙的话,不仅没有表现出惊喜,反倒有些为难的样子。
李龙大为不解。先前哈里木听了自己的话,虽然觉得困难,但至少觉得修这条路是非常好的事情,只不过想着修路的事情比较难办而已。
李龙以为玉山江也是觉得修路非常困难实现不了,所以便又解释着说:
「这条路慢慢修。我到时能调动多少机械就调动多少机械,而且可以先打通冬窝子通往外界的路,至少让拖拉机都能上到各个冬窝子。这样的话,一来是积累经验,二来也是让大家生活方便一些。」
「不是这个意思。」玉山江摇了摇头说道,「部落里还有一些老人,对于新事物并不能完全接受。就说这个拖拉机吧,我们三家买了拖拉机,我和哈里木还好些,家里我们做主。塔利哈尔那边,他的奶奶也还好,但已经有人去给他奶奶说,这东西破坏了我们的传统,不好,不应该开到山里来。」
李龙有点傻眼,他突然明白了玉山江的意思,自己这有点一厢情愿了。
要想富先修路,或者「要想富,少生孩子多种树」,这样的标语这几十年在农村到处刷的都是,导致李龙印象里,想要富起来,想要把生活过好,修路是第一位的。只有把路修通了,山里的好东西才能出去,哪怕像哈萨克这样的民族,在未来四十年依然保持着游牧的习惯,那路好了,转场也方便啊。
但是他忽略了一个事情,自己愿意给对方修路,对方接受不接受呢?
做好事是应该的,但打着为对方好,不顾对方的意愿,那就不是做好事,而可能是做秀了。
李龙有些郁闷,也有些失落。
这事情在先前两年他给部落里人带收音机的时候就出现过一次,好在那个时候事情不大,加上收音机里能听到哈萨克语的广播,部落里的老人慢慢就接受了。
现在说修路和拖拉机的事情,其实李龙的打算也是这样。先把通往冬窝子的路修起来,然后再慢慢给每一户都买上拖拉机,至少拉草拉煤拉物资比单纯用马运输方便多了。
但是,人家就愿意保持原来的样子,就愿意用马呢?
虽然四十年后看,老人们最终还是选择了接受,比如上一世李龙看过一个叫「阿达西」的播主,维族小伙子,播放的内容就是天天和夥伴塔依尔,还有爷爷干一些农活。
他所乾的这些农活,和李龙现在八十年代做的事情差不多,许多人都喜欢看。
甚至还有叫小塔的维族女孩在摹仿着做这个内容。
那里面的爷爷就很开明,骑摩托车丶开拖拉机都可以。
所以李龙下意识觉得,老人们在感受到生活方便了,应该会接受新事物。
但就跟《我的阿勒泰》里讲的一样,如果都变了,那传统是不是就没有了?
这是个挺矛盾的情况,怎麽才能两者兼顾呢?
李龙突然反应过来,那里面的爷爷也就七十多岁,减去四十年,那岂不就是玉山江这个年纪?
也就是说,老一辈的牧民也可能不接受,一直到他们这一代过去了,后面的人才慢慢接受?
好不容易想出来一个既能让牧民们生活方便,又能让自己的计划实现的项目,突然卡在这里,李龙真的有些遗憾了。
「你也别灰心。」哈里木拍了拍李龙说道,「部落里大部分人还是会接受新的东西的。特别是年轻人,你想想啊,秋天打草的时候过来的小伙子青壮年,哪个不希望部落里能多来一些拖拉机打草机?
放在以前,打草多累啊。不光打草累,把打完的草捆起来用马拉到冬窝子也麻烦啊。现在呢,有了收割机拖拉机,打草跟玩儿似的,多方便!
就说我们三家,有了拖拉机,拉煤拉东西拉人,比马可快多了!虽然老人们有意见,但干活的还是青壮,大家还是愿意修路,愿意买拖拉机的。」
哈里木这麽一说,玉山江也发现了李龙的情绪,他笑了笑说道:「我只是说困难,但并不是说这个困难不能克服。我这麽给你说吧,你做的事情,我们部落里的人都看在眼里呢。
修路这件事情,我们不会让你一个人出力,我们部落里各家肯定也要出力。至于能不能修这件事情,我来召集大家说明情况。修,肯定要修。谁都知道,路修好了大家就方便了,会有一些老人反对,我来给他们说。」
玉山江说到这里,李龙心情好了一些,他也知道玉山江的压力肯定也大,便说道:「先看看情况吧,要实在不行……」
「实在不行也要修!」哈里木作为少壮派的代表,坚定的说,「往夏牧场的路那麽烂,以前没条件也就罢了。现在有了条件,我们支持你修!当然,修路不能只你一个人,我们部落里也要出钱出力的嘛。虽然我们没有推土机,但我们有人嘛,把青壮叫到一起,砍树,搬石头还是可以的。」
李龙笑了,说道:「放心,到时肯定少不了你们干的活。」
从山里回来,李龙的心情有些复杂,自己是有些想当然了。
眼下是先要过年,然后开会,距离开春还有一个多月,看到时的情况吧,不行就先把计划放一放。
收购站外面贴出了告示,二月四号放假,刚好这一天也是立春。也就是说,这个农历的虎年,两头都没有春。
街面上时不时的会响起鞭炮声,有小孩惊叫或者大笑声,不知道是恶作剧还是被鞭炮吓着了。
立春头天晚上顾博远就迫不及待要回队里,还是李龙把他给劝住了,说今天回去,哪怕炉子架着了也烘不热屋子,会冻着的。
顾博远听了也勉强同意了。李龙担心他偷跑,还专门把他送回到收购站住下才回来。
「这麽大人了还不省心。」顾晓霞埋怨着。
「你爸早就想回去了。你想想啊,去年一年他也赚了不少钱,但又不好和我们说,孙家强那边知道呢,他能和谁吹一下?那不得回到队里好好和别人说一下?」
「我爸不能把咱家的底子都说出去吧?」顾晓霞一下子就坐不住了,「得提醒他一下……」
「这个放心吧。你爸估计应该就是和别人说一下收了多少种东西,多了多少见识。那赚了多少钱,他心里有数,不会说具体钱数的。」李龙笑笑,「现在他就是得找同龄人一起谝传子,咱们这边又没人。」
顾晓霞点点头,想想也是。
自己每天上班有同事,李龙到处跑,一点也不急。父亲却是在村里呆了近二十年,这一下子出来了,也就平时和孙家强聊几句,肯定是急的。
第二天一早,顾博远骑着自行车就来到大院,敲开门,看到李龙后只是说了一句「我走了」,门都没进然后就蹬上自行车跑掉了。
李龙看着他自行车装的满满当当的,显然也准备了不少的年货。
孙家强有这几天假也在自己家的小院里安心的准备过年了。铁兰花以前不过这个年,现在积极的和孙家强一起准备着。
去年他们结婚后,冬天铁兰花骑着自行车四处收货,顾博远给李龙说过,就这三个多月,铁兰花收了一百多张近两百张皮子,赚的钱至少一千多。
铁家把这个女儿给断了,真是亏大了。
当然对于孙家强来说,是大赚了。
收购站闭店前,李龙盘点,给孙家强包了一个三百块钱的包,算是年终奖。
孙家强也是很感激,他给李龙说铁兰花怀上孩子了,等到八六年秋天的时候,就是三口之家了,李龙给了恭喜。
这年头国家虽然有计划生育的政策,但年轻夫妻结婚后,怀孩子却似乎非常容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