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05章 上新闻了(5.4K)(1 / 2)

加入书签

第305章 上新闻了(5.4K)

台风来临之际,陈景乐选择关起门来,抱着李老师呼呼大睡,两耳不闻窗外事。

就连晚上停电都对他没有影响。

因为断电的时候,他困得不行,没想那麽多,断就断呗,哪次台风来不断电?

兴许是外边刮断了电线,兴许是供电局自己断的。

等台风过后自然慢慢恢复了。

相信国家和组织。

等他早上醒来,台风已然过境,同时也恢复了通电。

看最新的台风路径图,往北边去了,后续外围气旋可能会带来不少降水,好在不算什麽大问题。

和昨晚相比,此时外面简直不要太安静,无风无雨。

只是站在窗边看外面,入眼皆是被台风肆虐过后的样子,树木折断,灌木倒塌,

狗看了都摇头。

「台风走了吗?」李老师迷迷糊糊睁开眼。

「嗯,结束了。」

陈景乐微微一笑:「你再睡会儿吧,我先下楼看看。」

李北星打个哈欠,努力坐起来:「不了,我也下去,看看有什麽需要帮忙的。」

别看昨晚外面动静大,其实她睡得挺香,根本没有什麽好担心,自家老公怀里满满的安全感。

台风过后,院子里最多是叶子,夹杂着泥水,显得不是一般的脏。

爸妈也起来了,正准备拿扫把清理。

陈景乐拒绝:「哪用得着那麽麻烦?」

他抬出用洗车机,用高压水龙头,将院子墙面地面,都冲刷一遍。

费不了多少水,关键是快速省事。

三两下冲洗完,再做个简单早餐。

爸妈急着去店里看有没有受影响,吃完赶紧骑上电动车就出门。

李老师今天也得回学校。

全世界都在忙着复工复产。

陈景乐没闲着,今天肯定没法好好看书写字画画了,准备好工具,开车出门。

路上先给岳父大人打个电话,说下自己要去查看情况的几个种植基地,省得俩人撞车。

时间紧任务重,自然是分头行动最好。

陈景乐驱车前往鸿启位于城西下面乡镇的一处种植基地。

这一路走来,除了路边有几棵树倒下,对交通稍有影响外,其他问题不大。

时不时看到有公家单位的车,从身边呼啸而过,显然都是奔赴事故现场抓紧时间恢复的。

时至今日,国家对于应急管理这块,已然有足够丰富的经验,根据不同响应等级,各单位按要求定时汇报情况,提供应有的技术支持。

市防指汇总信息后,会向更高一级部门报告工作动态丶突发灾情丶险情及时报告。

而负责救援的部门,则根据市防指指令,第一时间展开抢险救援。

保持沟通顺畅,充分发挥组织协调能力,这样一切都在可掌控范围内。

论救援这块,世界上应该没有哪个国家比得了我们。

甚至出现了饱和时救援。

反观隔壁某日子国,救个掉进坑里的老人,都得好几个月,一问就是斯米马赛正在努力。

真是狗听了都摇头。

来到目的地。

这边基地种植的是菜心。

基地外面看起来有点狼藉,与之相反的是不少工人已经过来,开始清理积水跟垃圾,

尝试将基地恢复原貌。

陈景乐环视一眼,穿上雨靴套上手套,拿起后备箱的塑料桶跟铁锹加入其中。

「哎,陈总!您怎麽来了?」

人群中钻出一个灵活的胖子,闪到陈景乐面前。

「说多少次了老王,我不是什麽总,我只是公司一个小小顾问。」

陈景乐无语。

被称作老王的男人闻言,只是呵呵一笑,没有纠正。

他见过陈景乐好几次,毕竟陈景乐没少到下面种植基地做考察。

现在全公司上下谁不知道,这位是大老板的女婿,老板又只有一个女儿,女婿接手公司是迟早的事,叫一声陈总没毛病。

只是陈景乐不喜欢别人这麽称呼他他对接班什麽的不感兴趣。

相反,老李同志精气神好得很,不得再干个十年二十年?

50岁正是大展身手的年纪!

让老丈人去努力奋斗,他跟李老师在后面好好享受人生,才是明智选择。

「基地损失情况如何?」

陈景乐边走边问,踩上田埂,开始用铁锹帮忙情理淤泥跟积水。

老王说:「还好,我们提前把膜撕了,钢架管没有受影响,虽然作物被吹倒一部分,

被淹一部分,好在都在可接受范围内,今天过后就能恢复正常。」

对这位看似细皮嫩肉,干起活来却丝毫不含糊,效率不慢的年轻领导,老王看在眼里,心底暗暗佩服。

这可是大老板的女婿啊。

妥妥的超级有钱人,都像他们一样,该干活的干活。

换作公司其他高层,可能就人五人六地站在旁边,背着双手各种指挥了。

「这样看来,算运气好的了。」陈景乐松口气。

要知道此次台风中心路线刚好是从江北境内经过,

鸿启旗下的蔬菜种植大棚,都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提前把塑料膜撕了。

塑料膜虽然成本不低,但相比整片大棚被掀翻吹倒来说,损失算少的。

当然,不是所有的种植类型都适合撕膜,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然而有些小种植户不舍得撕,最终结果往往是棚架倒塌,得不偿失。

有买保险的还好,多少能获得一点赔偿,没买的恐怕要血本无归。

经过上半年的旱灾后,陈景乐才发现,不少个体种植户对农业保险,简直一无所知。

根据政策性天气指数农业保险条款,像台风类的灾害,只需达到六级以上,即可获得理赔。

江北这边的规模化农业种植养殖,基本都会买保险,单一个台风,每年就有好几次,

不买保险根本顶不住。

当然,不买保险也能理解。

农民收入水平本身就不高,连自身医保社保都有人不想交,更别说给农作物上保险,

依旧是靠天吃饭那套思维。

只是买总比不买要好,起码减少点损失。

以某保险公司的水稻完全成本农业险为例,这类保险单亩保费为50块钱一亩,其中国家补贴45%,省里补贴25%,这样农民自己就只需要交30%,也就是15块每亩。

而保险金额最高理赔1100元每亩。

只要是暴雨丶洪水(政府行蓄洪除外)丶内涝丶风灾丶雹灾丶冻灾丶旱灾丶地震丶高温热害丶低温冷害等自然灾害直接导致的作物受损,且受损超过25%,即导致保险水稻茎杆折断丶植株毁损或死亡丶结实率降低25%(含)以上的,一律可获得赔偿。

陈景乐觉得,稍微有点规模的种植户,都应该考虑买一份农业险。

你不能把希望完全寄托在台风绕道上。

何况除了台风,还有洪涝丶乾旱等其他灾害。

当然,保险套路多,这个大家都知道,买农保尽量选择大公司的同时,还要注意看清楚合同,别踩坑。

有些地方私下不允许农民个人参保,只能村里统一交,

这就很考验村干部的纪律性了。

再就是保单保险条例不清晰透明丶赔偿金到不了农民手里等问题。

甚至有发生过投保后不予理赔的情况,这种保险公司纯畜生行为,坏的何止是自己跟行业的信用,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只能说,农业保险之路,任重道远。

菜心种植基地损失不大,这边收拾得差不多后,陈景乐又前往另一处种植荔枝的水果种植基地查看情况。

鸿启旗下的荔枝园区因为普遍采摘比较早,加上台风来临前又组织抢收了一波,情况不算严重。

饶是如此,依旧有不少尚未采摘的桂味荔枝跟糯米糍受损,在经历台风后,出现了果子开裂的情况。

不是一个两个,而是大规模。

这是土壤水分剧烈波动引起的果实膨大。

一些地势较低的荔枝种植区,甚至出现了膝盖以上的积水,不能及时排涝,果实就只能坏掉。

不仅荔枝会出现,像李子桃子苹果这些,只要是出现水分供应过多,都会开裂。

「上半年抗旱,下半年抗涝。这就是农业种植。」

陈景乐叹气。

怪不得大家都喜欢搞金融搞投资,来钱多快啊,何至于苦哈哈地来种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