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73章 完美的操作(2 / 2)

加入书签

转位完成后:「转位完成,准备接近对接。」

林燃操作平移推进器,指令舱缓缓靠近登月舱。

他盯着雷达显示屏,距离读数不断减少:「距离15米…10米…5米…」

他轻推控制杆,保持速度低于0.1米/秒,确保平稳接触。

CSM的对接探头进入登月舱的锥形座,伴随轻微碰撞,三个捕获锁扣卡入,发出清脆的「咔嗒」声。

仪表盘上的指示灯变为绿色,林燃松了一口气:「软对接确认,三锁扣已锁定。」

奥尔德林提醒道:「教授,记得检查锁扣状态。」

林燃点头,启动探头收回机制。

氮气驱动的系统将探头拉回,指令舱与登月舱被拉近,隧道环上的12个锁扣逐一卡入,发出连续的金属碰撞声。

林燃盯着对接指示器,确认所有12个锁扣已锁定:「硬对接完成,12锁扣全绿!」

随后立刻通过通讯器报告:「文昌,硬对接成功,请求加压许可。」

控制中心回应:「奔月号,许可加压,注意隧道密封。」

韦旭航漂浮到指令舱前舱门,打开压力平衡阀。

最⊥新⊥小⊥说⊥在⊥⊥⊥首⊥发!

空气涌入隧道,发出嘶嘶声,压力表指针缓缓上升。监控压力读数:「压力4.4 psi,接近目标5 psi。」

约10分钟后,压力稳定,林燃确认:「隧道加压完成,准备开舱。」

韦旭航小心拆下指令舱舱门,露出通往登月舱的隧道。

韦旭航率先飘入,他进入「嫦娥号」,打开灯光,登月舱的仪表盘逐渐亮起。

随后连接电源脐带,将登月舱与指令舱的电力系统相连。

他按下启动开关,系统逐一激活,屏幕上显示导航丶推进和生命支持系统的状态。

韦旭航逐项检查,低声念叨:「导航正常…推进正常…氧气正常…」

完成初步检查后,他通过通讯器报告:「教授,登月舱系统全绿,准备抽出。」

林燃回应:「收到,干得漂亮!」

等韦旭航回到指令舱。

林燃准备将指令舱-登月舱组合体从火箭第三级中抽出。

他操作反应控制系统的推进器,释放登月舱与火箭第三级的固定装置。

伴随一声轻响,组合体开始漂离火箭第三级。

三人通过舷窗观察,火箭第三级逐渐远去,宛如一艘废弃的太空巨轮。

韦旭航报告:「抽出完成,距离火箭第三级约50米。」

林燃下令:「执行分离燃烧,确保安全距离。」

随后韦旭航启动服务舱推进器,执行3秒钟的短暂燃烧,飞船以6米/秒的速度远离火箭第三级。

火箭第三级随后被地面控制引导进入绕太阳轨道。

全部过程完成后,录制的视频被传回地球,地球通过3D模拟动画结合奔月号录制视频进行直播加讲解。

此时B站在线观看人数已经突破五千万了,算人次的话,已经高达20亿人次了。

和春晚也大差不差了。

这还是有央视分流,都有如此多的人观看。

华国大地上,万家灯火的直播画面里,都在看登月,主持人的声音激动而又饱含感情。

因为他们提前知道成功了。

「奔月号成功与火箭第三级分离!适配器面板已打开,登月舱暴露在外,准备对接.」

「硬对接完成!指令舱与登月舱已牢固连接,太空人即将加压隧道,为登月舱检查做准备!」

「登月舱成功抽出!指令舱与登月舱组合体已脱离火箭,正式踏上月球之旅!我们正走在创造历史的道路上!」

接下来的三天,飞船在跨月轨道上滑行,和地球的距离逐渐增加,月球则在舷窗中变得越来越大。

太空人们进行多次中途校正,确保轨迹精确。

林燃操作导航系统,校准飞船姿态,韦旭航则监控推进系统。

科学数据则不需要人记,飞船自带的科学测量系统在自动记录。

任务进行到第75小时30分46秒,飞船距离月球约572公里。

此时即将进行月球轨道插入。

也是整个过程中,对操作要求最高的环节,中间会出现短暂的信号中断。

文昌控制中心通过通讯器确认:「奔月号,文昌控制中心,你们即将进行月球轨道注入操作。」

林燃回应:「收到,文昌控制中心,我们准备进行检查。」

他此时的心情和出发时已经不那麽一样。

林燃不但要上去,还要平安回去,还要把韦旭航和奥尔德林带回地球,他说:「这是关键时刻,检查所有系统,保持专注。」

太空人们开始执行LOI前检查。林燃操作导航计算机,校准飞船姿态,确保引擎推力方向与飞行路径相反。

飞行指引姿态指示器显示飞船姿态稳定。

韦旭航检查服务舱主引擎,确认燃料压力和引擎状态:「SPS就绪,液氧和液氢压力正常。」

然后他再去看推进系统显示屏,确认推力矢量控制正常。

奥尔德林则在监控生命支持系统和电力,确保氧气丶温度和湿度在安全范围内:「生命支持系统全绿,电力充足。」

同时他还检查了一下紧急中止模式,确保若燃烧失败,飞船能安全返回地球。

GET 075:41:23,飞船进入月球背面,通信信号中断。

控制中心大屏幕显示LOS(Loss of Signal),华国方面派来的团队成员们紧锁眉头,阿波罗科技的工程师们盯着时钟,等待预定的恢复通信时间时间。

若燃烧成功,预计在GET 076:15:29重新获取信号;若失败,将在GET 076:05:30。

b站直播间里主播的声音响起:「奔月号已进入月球背面,通信中断!月球轨道注入燃烧燃烧即将在无人监控下进行,让我们共同等待飞船重现信号!」

无数的观众正在为太空人祈祷。

指令舱内,太空人们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孤寂,奥尔德林咧嘴道:「这感觉又回来了。」

GET 075:49:51,SPS引擎准时点火。

引擎喷出炽热火焰,飞船剧烈震动,轰鸣声通过舱壁传入,太空人们被推力压在座椅上,感受到约0.5G的加速度。

韦旭航紧盯Delta-V计数器,报告:「Delta-V上升,100 ft/s…200 ft/s…」

他注视速度变化,确保燃烧按计划进行。

林燃关注时间和姿态,盯着FDAI:「姿态稳定,推力方向正确。」

他心中默数秒数,准备在6分2秒后关闭引擎。

韦旭航接着看了眼监控系统参数,屏幕上温度和压力数据稳定:「引擎温度正常,燃料消耗符合预期。」

燃烧持续6分2秒,飞船速度减慢约889米每秒。

SPS引擎以液氢和液氧为燃料,精确地将飞船从跨月轨道减速至月球轨道速度。

韦旭航每隔30秒报告一次:「Delta-V 1500 ft/s…2000 ft/s…」

他的声音冷静,掩盖内心的紧张。

林燃注视计时器,低声说:「还剩30秒,保持稳定。」

他确信自己的操作无误。

「电力稳定,无异常。」

GET 075:55:53,燃烧结束,引擎自动关闭。

飞船轻轻一震,震动消失,太空人们恢复失重状态。

林燃确认:「引擎关闭,Delta-V达到2917 ft/s。」

由于在月球背面,太空人无法立即与地面联系。

没等导航计算机算出轨道,林燃就已经发话了:「近月点60.9海里,远月点169.6海里。」

他发话的时候,韦旭航正在输入燃烧数据,片刻后看,屏幕显示计算结果:「近月点60.9海里,远月点169.6海里。」

和林燃的计算结果分毫不差。

韦旭航看了眼林燃:「教授,你这种超人,还这麽努力,这还让不让人活了?」

林燃没理他:「与目标轨道61 x 169.2海里非常接近,误差仅0.1海里。」

目标轨道为近月点113公里丶远月点314公里,实际轨道为112.8 x 314.1公里,误差微乎其微,显示出林燃操作的精妙。

GET 076:15:29,飞船从月球背面转出,进入正面,文昌控制中心重新获取信号。

大屏幕显示「AOS」(Acquisition of Signal),工程师们欢呼雀跃。

控制中心声音传来:「奔月号,文昌控制中心收到,欢迎回到通讯!请报告LOI状态。」

林燃回应:「文昌控制中心,LOI-1燃烧成功,轨道参数:近月点112.8公里,远月点314.1公里。」

华国航天的指挥官挥拳庆祝,回应:「奔月号,干得漂亮!轨道参数几乎完美,准备后续任务。」

此刻华国航天和阿波罗科技的工程师们再无隔阂,大家都感觉自己是在为华国航天工作。

「成功!奔月号已进入月球轨道!林总完成了一次完美的LOI燃烧,轨道参数与目标惊人一致!林总做到了!」直播间里小王的声音点燃了观众的热情。

礼物就没有断过。

进入轨道后,太空人们透过舷窗,首次近距离观察月球表面。

阳光照射下的环形山丶裂谷和灰白色平原如画卷展开,既荒凉又壮丽。

林燃感叹:「这景色太震撼了,值得我们所有努力。」

他指着一个巨大环形山:「那是哥白尼环形山吗?」

奥尔德林笑着说:「教授,你还成地质学家了?老实说我也不知道。」

韦旭航则忙着用相机拍摄,记录历史性画面:「这些照片会成为我们这趟旅程的见证!」

LOI-1成功后,飞船进入椭圆轨道,近月点112.8公里,远月点314.1公里。

太空人们将进行系统检查,拍摄月球表面,准备登月舱的分离。

约两小时后,他们将执行LOI-2燃烧,调整轨道为近圆形的100公里高度,为登月着陆创造条件。

林燃对二人说道:「第一步完成,接下来是登月。」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