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03章 教授回到了他忠诚的华盛顿(1 / 2)

加入书签

第303章 教授回到了他忠诚的华盛顿

如果这个时代有顶流这种说法,那林燃就是当之无愧的顶流,不但在阿美莉卡是顶流,在全球范围内都是顶流。

越是高学历人群,对林燃的认可度也就越高。

而华盛顿特区,无疑是全美平均学历最高的区域。

能进入到NBC华盛顿演播厅现场的,十个有九个都是教授的拥趸。

「教授,这是我第二次采访你,上次是在美苏联合登月后,我在纽约采访过你和尤里·加加林。

虽然是第二次,但我内心激动兴奋紧张的心情还和第一次一样。

这次是专访,加上最近围绕着教授的讨论很多,我们最近才完成了载人登月,总之国内国际都有非常多的大事等着我们去讨论。

我相信不仅仅是我本人,包括在座观众和电视机前的观众朋友们,都和我一样,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听到教授的看法和观点了!」

演播厅被塑造成了略微有些暗的风格,靠天花板上的白炽灯提供光亮,为的就是在晚上播出的时候给观众一种在看直播的错觉。

「教授,甘乃迪总统在1961年发表月球演说时许下的承诺,要在这个十年完成登月,最后在林登·詹森总统和你所带领的NASA手里完成了载人登月的历史性成就。

我们也是全球首个独自登月并成功返回的国家,请问你在登月成功后有什麽想法?」

克朗凯特身为NBC的新闻主播,不太想得罪林登·詹森,他的讲话主打一个不偏不倚。

原时空的登月演说是在1962年,林燃改变后的时空把这个时间节点给提前了。

林燃认真道:「这不仅是詹森总统和我两个人的胜利,更是全阿美莉卡人的胜利,我们有着全球最优秀的制造业工人,有着最有创新精神的工程师群体,有着最优秀的科学家群体,是我们共同完成了这一次登月奇迹,把人类送到了38万公里外的月球。」

台下来宾都感觉有荣与焉,教授在夸我们!

这里要说一下,和林燃比起来,原时空的冯·布莱恩非常非常少在公开场合抛头露面,接受电视专访只有过一次,还是在阿波罗登月前,而非登月后。

他配备有专门的新闻发言人,埃德·巴克比,也是《追逐月球》的作者,专门为他发言。

这是因为冯·布莱恩曾经为NAZI德意志工作的经历,导致东德和西德都追着他咬,在登月前的1968年12月,阿波罗8号绕月在即,西德法院强行要求他前往西德接受起诉。

因为他们找到了三名米特尔堡-多拉集中营的前党卫军成员作为证人,这些集中营曾为V-2弹道飞弹的生产提供奴隶工人,而冯·布劳恩当年就是该项目的技术总监。

在西德的施压下,冯·布莱恩最终在1969年的时候前往西德驻纽奥良的领事馆接受问话。

而作为前党卫军军官,冯·布莱恩亲手书写的「元首!」也被东德给翻出来,作为攻击他NAZI记录的证据。

(冯·布莱恩写给希姆莱的结婚许可申请,里面有其手写的「元首!」,存放于阿美莉卡国家档案馆)

东德在整个60年代都一直追着冯·布莱恩和鲁道夫报导他们和米特尔堡-多拉集中营的关系。

所以冯·布莱恩不是不能,而是不敢,压根不敢在大众面前进行频繁曝光,因此他没办法从白宫手里抢走登月的荣光。

林燃则截然不同,没有过去意味着没有污点。

「但这不是结束,这只是新的开始,克朗凯特,记得我上次和你说什麽吗?」林燃反问道,他精通采访技巧,很清楚如何把控采访的节奏,如何让整个节奏掌握在自己手中。

克朗凯特点头,脸上露出回忆的神色:「当然记得,上次采访的时候你和我说会让普通人也能去太空旅游,甚至是去月球。」

林燃说:「没错,人类在从行星生物迈向宇宙生物的过程中,而NASA一直在路上,会是这趟旅程最大的助力。」

克朗凯特身体微微前倾,语气坚定:「如果是其他人说这个话,我会怀疑,但教授说这个话,我会无条件相信,教授总是能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的奇迹。

所以教授,和上次登月比起来,这次登月的难点在什麽地方?」

「我们研发了有史以来最强大的火箭,开发过程中有非常多的挑战,土星五号的规模远超我们之前的任何火箭。」

林燃用手比划了一下,强调其巨大。

「我们需要解决引擎设计丶燃料管理和结构完整性等问题,例如,F-1引擎的推力要求极高,我们进行了无数次测试,失败过,也改进过。

但每一次失败都让我们更接近成功,通过严格的测试和反覆叠代,我们最终克服了这些障碍。」

后来看节目的冯·布莱恩相当不爽,土星五号明明是我的功劳,你不就来做了几次技术指导麽,怎麽就变成你的功劳了,在抢功这一块,你这和白宫有什麽区别?

但架不住形势比人强,白宫抢不走林燃的功劳,但他的贡献轻轻松松就被抹掉了,甚至冯·布莱恩不但不能有不满,还得说确实都是教授的功劳。

他前NAZI德意志科学家的身份太敏感,在登月完成后的今天那就更敏感了,如果NASA不保他,他早得回德意志坐牢去了。

回德意志坐牢,犹太人们等着呢。

林燃一句话,冯·布莱恩就要落得和鲁道夫一样的下场。

克朗凯特问道:「现在我们已经登上月球,NASA和太空探索的下一步是什麽?可回收火箭吗?」

因为这一概念是林燃提出的缘故,所以可回收火箭的概念在近几年的太空科普类文章中很常见,包括NASA对外的新闻发布会也有名为猎鹰九号的可回收火箭正在研发。

林燃眼中燃起热情:「当然,这只是开始!我们计划进行更多阿波罗任务,进一步探索月球。

我设想在地球轨道上建立一个空间站,作为深空探索的跳板,然后是在月球上建造属于人类的基地,最终,我们的目标是移民火星,将火星改造成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这样人类的生存空间从一个星球变成了两个星球。」

克朗凯特问道:「这听起来非常宏大,火星城市?这听上去像是科幻小说里的设定,你认为这些目标在我们的有生之年能实现吗?」

林燃看了眼克朗凯特后说道:「我想在我的有生之年我们一定能够看到火星上建造起人类城市,克朗凯特你的年纪比我要大一些,我不确定我的有生之年能够把你的有生之年给覆盖掉。」

克朗凯特叹气:「确实,每次看到教授的时候,除了教授智慧的大脑外,最让我感慨的还是教授年轻的外表。」

林燃每次跨越时空都会特意观察一下自己的长相,在2020时空,他甚至会经常以自拍的方式来对比自己外貌的变化。

但他发现,即便在1960时空过去数年时间,在2020的外表变化也微乎其微。

因此他怀疑自己的寿命并不是说两个时空加起来一共100岁,而是不同时空,有单独的寿命计算机制。

至于具体的情况,林燃计划后续再进行探索。

林燃接过话来:「阿波罗计划的成功为我们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技术,更重要的是我们打造了一只强大的队伍,NASA是最好的科研机构丶高端制造组织,只要我们保持投入和决心,我相信在未来二三十年内,我们就能够看到火星上的小型基地成为现实,五十年内,有小型城市出现在火星上。」

林燃停顿,眼神中流露出一丝怀念,他在想2020时空,自己没有改变的那个时空,阿波罗登月后的NASA科学家们可能也像现在的自己这样,对未来的太空探索任务雄心勃勃。

林燃转念一想,即将和林登·詹森的见面显得格外重要。

从林登·詹森这里争取剩下的两年时间,然后就要换尼克森了,越战打的越糟糕,林燃就有把握从尼克森那争取更大的支持。

克朗凯特听完后露出向往的神色:「三十年,那时候我还年轻!」

紧接着他的语气稍显严肃:「有些人质疑太空计划的成本,认为它过于昂贵,你如何看待这些批评?」

林燃回答道:「我完全能理解这些担忧,但太空计划的回报远远超过成本。

它推动了无数技术进步,比如卫星通信和医疗设备,这些都改善了我们的生活,更重要的是,它激励了年轻人投身科学与工程。

当孩子们看到月球上的足迹,他们会相信自己也能创造奇迹,投资太空,就是投资人类的未来。」

林燃心想,等到星链网际网路出现,月球上的赛博上帝降下神谕的那一刻,没人会怀疑探索太空的意义。

克朗凯特接着问道:「说到激励,你对那些梦想成为科学家或工程师的年轻人有什麽建议?」

林燃说:「我想说,你们应该追随你的热情,科学和工程是改变世界的领域,不要害怕大胆梦想,努力实现它们。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