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405(1 / 2)

加入书签

,这年三十五岁。

应霏告诉祝繁星,屈燕芳是北京本地人,家境殷实,收入也不低,大学毕业后,她一直在某文化公司工作,升到了副总经理,主管业务与境内戏剧输出、境外戏剧引进相关,只是之前做的项目大多是和英语国家合作。

2019年,屈燕芳打算脱离公司单干,没想到碰到疫情,计划被迫搁浅。这几年,她完成了结婚生育等人生大事,政策放开后,屈燕芳主动联系应霏,又把单干计划提上日程。

她需要招兵买马,还想拓宽业务方向,不只做英语类剧目引进,目光盯上了法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等小语种演出市场。

所以,应霏把祝繁星介绍给了屈燕芳。

第201章 第32章祝总,地方不错啊。

三个女人在咖啡馆聊了一下午,祝繁星向屈燕芳讲述了自己的履历,A大本科毕业,法国留学两年,毕业后在巴黎从事演艺经纪工作四年整,对法语剧目的演出市场相当熟悉,拥有丰富的实操经验。

屈燕芳和应霏都是业内人士,自然知道2018年那部在国内巡演时大获成功的法语音乐剧,祝繁星说:“那个项目17年开始启动,当时我还没毕业,只是在那家传媒公司实习,因为我是中国人,法语又很流利,就很幸运地加入了那个项目组,全程参与了那部剧的引进工作。”

屈燕芳笑道:“它在北京演出时,我去看了一场,是很精彩,的确和百老汇的音乐剧不太一样。”

应霏说:“我也看过一场,还是在上海出差时看的,印象最深的就是现场气氛特别嗨,安可时大批粉丝冲场,那个壮观啊,英语剧演完后不会有这样的场面。”

“对,法语音乐剧的现场气氛的确非常好,冲场文化历来就有。”祝繁星说,“18年,那部剧在国内巡演时相当火爆,场场开票即售罄,黄牛票都被炒得老高,说明国内市场对这种优质的小语种剧目是有一定的接受度的。”

屈燕芳说:“我以前都没有和法国那边的公司合作过,合作的全是美国、英国的公司,做过很多百老汇、迪士尼的音乐剧,像是《歌剧魅影》,《美女与野兽》什么的,国内观众相对熟悉一些。我就是担心,法语音乐剧在语言这块已经有一道坎了,如果内容太小众,观众会不会不愿意买单?”

“这个不用担心。”祝繁星说,“第一,法语音乐剧很多是根据名著改编,比如《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像你说的《歌剧魅影》也有法语版本,还有《罗密欧与朱丽叶》,都是观众耳熟能详的作品。第二,国内其实有非常多的法语音乐剧爱好者,这些人在现场看剧前,已经在B站看了好几年的视频,专业程度远超我们的想象,还很狂热,18年那部剧的票房就能证明这一点。如果是针对没有任何基础的路人观众,我是这么觉得的,老百姓憋了三年,精神上一直很压抑,很需要一些能让人耳目一新、品质上乘的文化产品的刺激。而且明年是巴黎奥运年,又是中法建交六十周年,非常适合开展中法之间的文化交流活动,审批也会相对容易。”

“是可以尝试一下。”屈燕芳认同地点头,又看了一眼时间,“哎,五点多了,咱们换个地方吧?一起吃顿饭,吃饭时接着聊,我请客。”

三人转场至餐厅,点菜后,屈燕芳没急着聊工作,先和家人通了个视频,告诉母亲,自己不回去吃晚饭。

“麦麦,小麦子,想不想妈妈呀?”她对着手机笑开花,讲话嗲嗲的,哪里还有职场女强人的模样?

屏幕里的小男孩长得虎头虎脑,眨巴着眼睛问:“妈妈,你什么时候回家呀?”

屈燕芳说:“妈妈吃完饭就回家了。”

“你和谁吃饭啊?”

“和两个漂亮姨姨。”屈燕芳调转镜头,祝繁星和应霏一起入镜,“看到了吗?叫姨姨好。”

小男孩乖巧地喊:“姨姨好!”

祝繁星笑着说:“你好,小麦子。”

屈燕芳叮嘱几句后,视频结束了,祝繁星问:“燕芳姐,你儿子几岁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