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60章 少君的底牌(2 / 2)

加入书签

丁九则以主意是少君出的,帮众对少君也多敬服为由坚持请赵安主持。

赵安便也不再推辞,一付临危受命的果决状。

「少君,凡事要做最坏的打算,万一漕运那边」

屋中只有赵安和丁九二人,丁九虽然支持对漕运衙门采取强硬态度,但也不得不提出一个担心——事情办砸了怎麽办。

或者说丁九是在请示赵安这个少君要把事情闹到什麽程度,每个程度的对应解决方案又是什麽。

如果漕运衙门一直不低头,难道扬州三帮就一直在那阻断运河不成?

这是一个合格的谋事人。

做事是要谋而定之,一拍脑袋就上马乾,干着干着就很容易发现问题不少,到时要么半途而废,要麽就得投降主义了。

「我说停才能停,我没说停就不能停。」

赵安说了自己态度,紧接着却又说了一句,「你放心,这件事我有数,只要帮里把事情闹大,就算是漕运总督他也得低头。」

「噢?」

丁九知道赵少君是官面人,也是皇帝特赐的同进士出身,但这个身份真的能帮助扬州三帮对抗从一品的漕运总督。

能!

因为赵安有向老太爷打小报告的权力。

为了获得这位在扬州分舵有很大影响力的白纸扇支持,赵安拿出自己的底牌,坦言自己被朝廷委任为督学委员,有向皇帝直接上书奏事的权力。

「漕运的事与我学官毫不相干,那我这个学官上奏朝廷指责漕运衙门渔肉漕工,致使漕工生怨以致运河交通为之中断,你说朝廷是相信他漕运总督的辩解之辞,还是信我这个与他漕运没有任何利益关系的旁观者?」

赵安起身给了丁九一个充满鼓励的微笑,「放心大胆做便是,天塌下来有我这个少君呢。」

也算是高级知识分子的丁九无须多想,就知道少君这个中立客观的第三方对于事件的导向和定性具有多大的权威性和影响力。

只要皇上不认为扬州青帮是造反,那漕运衙门的压力就大到没边了。

来到设在香堂边上的指挥中心后,赵安看了眼一众小组成员,没有任何废话就做了详细安排。

二帮负责掐断长江入运河段,三帮则负责掐断扬州至淮安段,头帮这边则负责造舆论,就是将漕运衙门过往对漕工的欺负敲诈无限放大,务要做到不管是百姓还是官员,人人都知道这次运河停摆事件是漕运衙门的错,而不是漕帮的错。

三帮各司其责,所有行动消息每天必须三报至香堂。

安排一切后,赵安环顾众人:「各位还有什麽疑问?」

三帮的徐霖第一个大声道:「没有!」

「那好,」

赵安点了点头后,却是拿出几张银票放在桌上,沉声说道:

「这里一共是一万五千两,凡参加断运河的兄弟每人拿五两,剩下的给帮中日子实在难过的兄弟们,最少一人一两,我们不能因为断运河这件事让兄弟们的老婆孩子连饭都吃不上。」

言罢,不无诚恳道:「也是我这个少君对弟兄们的一点心意。」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