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豆腐青天赵有禄(1 / 2)
第267章 豆腐青天赵有禄
谟尔赓额去藩台衙门时,曹振镛也在城中闲逛,最后在一家离江安粮道衙门隔了两条街的茶馆点了壶茶坐下。
这家茶馆看着并不起眼,出入其中的也都是贩夫走卒,如此给客人提供的茶水肯定不是什麽好茶。
好在,曹振镛的心思根本不是喝茶,自是不在意茶好茶坏。
选在这里,也是因为方便打听。
开始茶馆客人并不多,但到了响午客人便多了起来,茶馆也变得很是热闹。
茶客们谈什麽的都有,就是没有谈论江宁官场的,更休说谈论曹振镛的目标人物赵有禄。
听了片刻,曹振镛寻思这样不行,得主动出击跟邻座的几位客人打听一下赵有禄。
此地离江安粮道衙门就隔了两条街,附近人没理由不知道新上任的赵道台的,只要能搭上话,你一言我一语的很容易就能聊开。
是好,是坏,百姓的眼睛最亮!
正琢磨如何不引人注意的切入时,门口却来了三个背着包裹的庄稼汉,一进来就要夥计给他们一壶最便宜的茶水。
有茶客见这三人风尘仆仆,便好奇问三人从何处而来。
「我们是打滁州过来的。」
说话的是三人中较为年长的男子,看着四十来岁的样子。
「滁州的?」
柜台上的掌柜闻言朝三人看去,「听说你们滁州今年又遭灾了?」
「是啊,老家打去年底到现在一滴雨都没下过,地里的庄稼都快绝收了,我们在老家实在呆不下去,就寻思来江宁城找点活乾乾,省得在老家饿死。」
中年男子说话间夥计将一壶茶拎了过来,不待夥计动手中年男子就拎起茶壶倒满三个大碗,跟同伴端起「咕嘟咕嘟」喝了个乾净。
这是有多渴啊?
曹振镛细细打量三人,发现三人脚上穿的都是草鞋,有一个怕是鞋底子都要磨破了。
淮北今年闹灾的事他在京里也听说了些,但地方上报的情况似乎没有三人说的这麽严重,现在看来定是地方官为了政绩瞒报灾情。
不禁轻叹一声,暗自摇头。
天灾不可怕,可怕的是吏治腐败,地方官们欺上瞒下。
好在安徽巡抚朱珪是朝中有名的清官,有朱大人在,纵是安徽灾情严重些也能及时救济。
有一上了年纪的茶客看了三人样子忍不住唏嘘道:「这阵江宁来了不少你们滁州的人,好多都是一路要饭过来的,唉,这老天爷不让人活,这人呐还真就不好活。」
「可不是这理麽,家家户户都在要饭,要不是赵大人顶着巡抚衙门的压力把库里的粮放给百姓,指不定得死多少人呢。」
说完,中年男子将茶碗放下拿脏兮兮的袖子把嘴边一抹,伸手又到怀里摸了两枚铜钱搁在桌上。
夥计刚想将两枚铜钱收下,掌柜却道:「算了,他们也不容易,这壶茶算我请的。」
「啊?那怎麽好意思,喝茶给钱天经地义,掌柜这铺子也是小本买卖」
中年男子是个忠厚人,执意要夥计收下茶钱。
掌柜见状打柜台走了过来,将两枚铜钱硬塞在那中年男子手中,笑道:「我祖上也是滁州的,说起来我们是半个老乡,这请老乡喝壶茶有什麽大不了。」
言罢,随口又问道:「你刚才说的把库里存粮放给百姓的赵大人是哪位?」
「是我们安徽粮道赵有禄赵大人,赵大人可真是好官呐!」
说话的是三人中最小的年轻人,不无气愤道:「那帮看库的明知咱们百姓没粮吃,却死活不肯把粮食放给百姓,上面的巡抚衙门也说什麽库粮不能轻动,谁要擅动就杀谁的头!可掌柜知道赵大人是怎麽说的吗?」
「赵大人说什麽了?」
不仅掌柜好奇,茶馆内所有茶客都好奇那赵大人说了什麽,纵是曹振镛也是竖起耳朵迫切想知道答案。
「赵大人说仓谷再重要,也不及百姓的命重要,只要能活百姓的命,哪怕朝廷事后杀他的头,他也无怨无悔.要不是赵大人及时下令开库放粮,我们村上不知要饿死多少人呢.」
年轻人说完朝一众茶客激动叫道:「各位说赵大人是不是好官!」
话音刚落曹振镛隔壁桌的一茶客就起身道:「若你说的是其他人我是不信的,但你说的这位赵大人我却是信的,因为赵大人的确是一心为民的好官!」
又有一茶客拍案道:「不错,这位赵大人我也知道,自从他上任粮道以来,可着实替我们百姓做了不少好事,我家门前那条臭水沟大夥知道吧,就是赵大人带头整治修理的,赵大人还为这条河起了个新名字,叫惠民河!」
说到这,那茶客顿了顿,「啥叫惠民河,就是给咱们百姓实惠的河!要是天底下当官的都像赵大人这样一心给咱们百姓实惠,那这世道得好成啥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