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诚(2 / 2)
没过几天,一年级就开了兴趣课,毛笔字跟笛子,毛笔墨水字帖跟笛子由学校统一购买,每人缴六十七块。
学生都是附近村子的,算不上富有,但也不算贫困,第二天所有人都教上了,领了自己的毛笔,墨水,字帖跟笛子。
然后整个教室都是呼啦呼啦的破气声,回家的学生手上脸上全是墨水……
甚至还有人领到的第一瓶墨水,当天就撒了一地……
史老师拉着傅源开了个小灶,之后便把这两门课丢给傅源去带了,她自己倒跟在后面学的不亦乐乎。
因为傅源本身就会吹笛子,写毛笔字,虽然不算精通,但比史老师这个临时抱佛脚的要强。
对于小孩子而言,这只是两门兴趣课,但对于成年人来说,这是一笔生意……史老师是从城里来的,而且是个年轻的小姑娘,大概率是没这个脸皮搞这些。
说到底,都是校长的锅!
……
儒家讲「修身养性」,跟道家的「性命双修」差不多意思,都是为了让身心达到完美境界,使本性不受损害。
道家的「性命双修」,是静功,动功,吐纳,心法,各方面的调和。
儒家的「修身养性」,则是修德养心,人们常说「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就是其中一方面。
只不过道家要求减少欲望,绝情丶绝欲丶绝性,没有喜怒哀乐爱恨情仇,没有贪嗔痴慢疑,没有对生老病死丶衣食住行的奢侈诉求。
而儒家则是控制这一切,不能过度,不能没有节制,不能被这些驱使,要「守中」,要「致中和」,要「中庸」!
傅源克己修身一年多,虽然不知道养气如何,但「定身心」却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
他能定住自己的身心,使身心不再浮躁,能够专注的去做某件事。
人一旦专注了,全身心的投入,就不容易受到外界干扰,就得到了「清静」。
于清静中,心得以安宁。
所以无论是吹笛子,还是写毛笔字,傅源不仅能全身心的专注投入,而且进步飞快。
有个词,叫「胸有成竹」,指画竹前竹子的完美形象已在胸中,比喻处理事情之前已有完整的谋划打算。
这就叫「周虑」!
写毛笔字时,这个字的笔画结构,横撇竖直都已经「成竹在胸」,思虑周全,下笔自然顺畅流利。
吹笛子也是一样,曲调转折,吐气呼吸都已经在心中周虑,吹出来自然一气呵成。
于是在短短一个月内,傅源不仅重拾了前世的技巧,还在原有的基础上,更进一大步,得了「诚」!
得了「诚」,学东西的速度,简直可以用「飞」来形容!
年底的时候,史老师已经计划着,明年开始拉着傅源去参加小学生的比赛了。
……
学校放寒假了。
傅源在家,用毛笔字抄书,往往通篇数百上千字抄下来,一个错别字都没有,这就是得了「诚」。
别说小孩子了,就是成年人,又有几个能连写一千字,而没有错别字的?因为普通人的心思是散的,有各种杂念干扰!
傅源的心思全集中,没有杂念干扰,自然就不会出现「开小差」「粗心大意」的现象,更不会「一不小心」出错。
不过在临近过年的前几天,傅源却连续写错字,说明自己的心灵修养还不足。
是受了爷爷跟奶奶的影响。
因为越到过年,爷爷奶奶就越是坐立难安,就连吃饭的时候,都会吃到一半,突然起身到门口走几步,然后再回来继续吃。
傅源知道他们在担心什麽,却也没什麽能劝慰的。
果然,到大年三十晚上,爷爷奶奶的担心化作了现实,重重的砸在老两口心头。
傅爸傅妈,没有通知,没有电话,也没有回来过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