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正一道(1 / 2)
春秋时期,战国大夫邓析,曾经提出了「两可论」,核心思想是「以非为是,以是为非,是非无度,而可与不可日变」。
什麽意思呢?同一事物在不同的立场或不同条件下,往往会具有不同的或相反的性质,产生不同的甚至互为矛盾的观点。
对的可以是错的,错的可以是对的,是非对错不存在绝对性,随时都可以变换。
洧河发大水,郑国有一个富人被大水冲走淹死了。有人打捞起富人的尸体。富人的家人得知后,就去赎买尸体,但是得到尸体的人要价太高了。于是,富人的家人就来找邓析,请他出主意。
邓析对富人的家人说:「放心吧!那个人只能将尸体卖给你们的,别人是不会买的。」因此,富人的家人就不再找得到尸体的人买尸体了。
得到尸体的人着急了,也请邓析出主意。邓析又对他说:「你放心吧!富人的家人除了向你买,再无别处可以买回尸体了。」
邓析站在两方的立场看待同一件事情,说出了有利于双方的话。无论是在逻辑上还是在情理上,他所说的两种互相矛盾的话都是对的,没有什麽好反驳的。
但问题在于,邓析没有自己的立场,也没有选择一方立场,这就导致双方陷入了僵局,对双方都没有好处。
所以邓析在历史上,很让人讨厌,因为他做事没有自己的立场,没有自己的度量,没有自己的「礼」!
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
……
村内屋子里,五个人各坐一方角落,自顾自的沉思着,也没人说话。
大家都在基于自己的立场,思考相应的问题。
傅源自己,只是加深了封神时的感悟,便开始打量起众人来。
通过各自的立场,傅源很容易就能揣度出他们在想什麽,比如赵方旭作为公司董事,想的肯定是「封神」对当前秩序的影响,以及后续的应用。
关石花作为出马仙一脉的领头羊,想的肯定是为「出马仙」一脉谋利,当然,由于白老太太那不堪的表现,这其中的影响肯定也要考虑。
高廉麽,联系原着,他能为自己的女儿退出十佬,加入公司……思考的大概是他的女儿高二壮,作为特殊的存在,是不是也能被封神?
老天师大概是在想「天师度」有关的事。
听上去是不是好像「读心术」一样玄乎?其实这些都是基于当前线索推测出的判断。
只不过「明智清心」后,这种判断更加清晰准确,类似于「至诚之道,可以前知」!
普通人也可以做到,遇到事情时,只要站在对方立场上多想想,大体都能猜透对方的心思。
「推己及人」而已。
……
屋子里沉默了许久,终于,赵方旭第一个回过神来,有些急切的起身,大概是想上面汇报,不过在看到傅源时,顿了一下,终于想起遗漏了什麽。
当即介绍道:「傅源啊,这位便是异人界十佬之一,正一派的首领,龙虎山天师府第六十五代天师,张之维老天师。」
傅源起身行礼,道:「傅源,见过老天师。」
老天师含笑,道:「君子含光,通儒达识,年轻人不简单啊!」
傅源谦虚道:「您过奖了。」
赵方旭笑着道:「老天师,傅源,我这边还有事,得先走一步,你们两位是一起走,还是聊聊再走?」
傅源想了想,看向老天师,正要开口。
老天师抢先道:「难得见到这样的年轻人,当然要好好聊聊。」
赵方旭点头,道:「那行,送您回龙虎山的车就在村外等着,傅源也是一样……那我就先走了,这次的事,保密方面,不用我强调了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