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73章 文庙!大周十道解元!(2 / 2)

加入书签

李仪光唇角勾起,笑意未达眼底。

自那日琅琊王府不惜给出二千石郎中令重位,对江行舟招揽,却被谢绝之后,这位世子眼中对江南道解元的欣赏,便化作了冰碴。

江行舟拱手:「见过世子。」

声音不卑不亢,呼出的白气在两人之间短暂交织,又各自消散在凛冽的北风中。

江行舟的这副冷淡态度,拒人千里之外,并未引起众举人诧异。

四周围观的举子们交换着心照不宣的眼神——

这位江南解元若是今科能状元及第,考中状元丶榜眼丶探花。按大周祖制,最差也是个翰林院修撰,直入翰林学士之列。

比起寻常进士,外放州县为官,经历漫长的仕途考核和晋升,何止云泥之别?

人群中传来几声意味深长的轻笑。

谁人不知诸侯王最爱结纳寒门才子?

只是今日在这文庙门前,一个敢对世子不假辞色,一个却要折节下交,倒是一出好戏。

江行舟垂眸拂去袖上霜花。

非翰林不入殿阁!

翰林清贵,历来是宰辅之基,三省六部尚书丶侍郎之选。

莫说诸侯世子,便是琅琊王亲至,也不敢对大周未来的殿阁大臣甩脸色。

这道理,在场诸生心里都跟明镜似的。

片刻。

人群突然再次骚动起来。

但见一名青年大步踏雪而来,玄色锦袍上金线暗纹在晨光中流转,腰间玉带映着雪色,竟比琅琊世子还要夺目三分。

他身形挺拔如苍松,眉宇间英气逼人,所过之处,举子们不由自主让开一条路来。

「陇右道解元李元奎!」

声浪如潮,李仪光脸上阴霾一扫而空,朗笑着迎上前去:「元奎兄!」

「世子。」

李元奎抱拳还礼,腕间一枚古朴的青铜文宝护腕随着动作泛出幽光——那是陇西李氏嫡系,才配佩戴的祖传之物。

角落里,一些举子交头接耳:「瞧见他腰间那方蟠龙玉带没?听说是琅琊王府设宴,琅琊王亲手所赠。」

「陇右道解元李元奎,这是投靠了琅琊王?」

「嘘,勿要乱说——」

年长些的举人连忙制止,「陇西李氏乃五姓七望,极为庞大!李元奎这一脉祖上出过宰相。

这般门第,岂会屈就诸侯王府?

不过是琅琊王的远支姻亲,给世子几分薄面罢了。」

江行舟冷眼旁观,注意到李元奎虽然言笑晏晏,但始终与琅琊世子保持着三步距离——这是世家子刻在骨子里的分寸。

大周各道解元,多是这般门阀丶望族出身,诸侯王想招揽他们,难如登天。

陆陆续续。

洛京文庙前,愈发热闹起来。

「关中道解元秦文到——」

但见一名青衫士子踏雪而来,腰间悬着一柄青铜古剑,行走间自有一股铮铮铁骨之气。

关中秦氏,世代名门,秦文早已经名动天下。

「巴蜀道刘春解元!」

人群忽闻一阵喧哗,身着靛蓝锦袍的俊秀青年含笑而至,腰间一柄竹笛,袖口绣着蜀地特有的云纹。

那竹笛竟是剑阁千年紫竹所制,可值千金。

「荆楚道宋楚望解元到!」

朱红大氅掠过,宋楚望手持鎏金错银的酒壶,昨夜也不知赴了哪家宴席,至今醉眼惺忪,未语先笑三分醉。

楚地狂士的风流做派,引得不少举子暗自摇头,却不敢小觑他那手惊才绝艳的辞赋。

「蓟北道,章横章解元!」

马蹄声如雷,章横一袭玄衣翻身下马,玄衣上凝着霜色。

这位在蛮族犯边时曾率家丁守城,击退蛮军的蓟北道大才子,此刻也来洛京文庙。

「中原曹解元来了!」

曹瑾乘着一辆素舆,缓缓而至,手中捧着一卷竹简下了马车。

看似文弱,却是中原道嵩阳书院院君,大儒亲传弟子,学问连翰林学士都赞不绝口。

此外,还有塞北道吕蒙正,漠南道王炜,岭南道莫言卿解元.大周十道解元,竟然到齐了。

文庙前,顿时沸反盈天。

各道举子丶解元们济济一堂,拱手见礼,彼此攀谈!有寒门子弟踌躇满志,有门阀世家公子谈笑风生。

暗地里,无数道目光在大周十道各位解元之间来回打量——

低声议论着,谁的实力最强?!

这群大周十道解元实力太强!

今科春闱最激烈的状元之争斗,怕是要在他们这些解元之间见分晓!

「铛——」

文庙铜钟骤鸣,声震九霄。

檐上积霜簌簌而落,在晨光中碎成万千晶芒。

文庙朱漆大门缓缓洞开,

一名紫袍官员手持玉尺踏霜,缓步而出,衣袂翻卷间似有文气流转。

「诸举子听真!

每位士子,突破一道文位,便获得一次进入文庙[书山丶学海]的机会!」

这位官员声如金玉相击,压过满场喧哗。

他手中玉尺斜指文庙殿内,七十二盏文火青灯忽的暴涨,青光交织成网,在殿前凝成一道七彩虹桥。

那虹桥尽头,虚空扭曲,隐约可见书山迭嶂丶学海无涯。

「书山有路,非勤者不得入。」

他玉尺轻点,虹桥顿时雷霆隐现,「学海凶险,非勇者不能渡。」

众举子仰首望去,但见那虚境之中,书山有罡风裂石,学海有巨浪排空。

不少举子已经面色发白,不自觉地摸向腰间玉牌——那是退出书山丶学海的唯一依凭。

那文庙紫袍官员目光如电,扫过在场上千名举子:「若力有不逮,即刻击打玉牌。

迟了轻则文心受损,重则文胆开裂!」

「我先入!

荆楚道宋楚望,请入书山!」

宋楚望手持鎏金错银的酒壶,踏入文庙虹桥,瞬息化为一道流光。

「江南道江行舟,请入书山!」

江行舟忽然轻笑,踏出人群。

雪色鹤氅无风自动,腰间一枚玉佩叮咚作响。

声落,人已化作流光没入彩色虹桥。

「陇右道李元奎,请入书山!」

李元奎见状大笑,玉带生辉间紧随其后。

各道解元纷纷长揖,带头进入其中。

千百位举子们随后。

文庙前顿时一道道华光漫天,如群星坠入银河。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