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12章 墨砚扁舟,吴钩霜雪(1 / 2)

加入书签

第112章 墨砚扁舟,吴钩霜雪

文海所在,无际无垠。

陈叙人在考场,思维却恍惚跟随文海,进入了那片浩荡世界。

这究竟是怎样的世界?

但见深空,星海。

数朵浪花溅起时,一枚墨砚摇摇晃晃,宛如一叶扁舟般,竟自从星海波涛之中升起。

墨砚,扁舟!

陈叙神思悠悠,便在此时,如同是化作了一缕尘光,又好像是变成了一粒蜉蝣。

他飘飘荡荡,落在了那架墨砚扁舟之中。

无穷信息,就此纷至沓来。

文海亦如苦海,墨砚便是海中之舟。

神魄落于其中,若能与舟同行,通达彼岸,那便是修行有成。

这条路注定是漫长而又充满波涛的,当你踏入舟中时,甚至不知彼岸究竟在何方。

一路上亦无他人能渡你,唯有自渡,争渡,再向前行!

不与他人争,唯与自我争。

是前日之我,昨日之我,今时之我,未来之我。

茫茫星海,不见彼岸。

可是如此广阔的世界,不但未能令陈叙迷茫。

相反,此刻的他虽如蜉蝣立于舟头,可神思之间却竟有豪情自生。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不过就是一步一步,乘风破浪,求索而已。

恰逢此时,数朵浪花从星海中跃入墨砚,墨砚中心,那墨池便如同池塘涨水般,瞬间水面满溢。

然后下一刻,陈叙脚下的墨砚竟自长大丶变宽。

原来跃入墨砚中的数朵浪花全是他先前所写的那几首青烟诗所化,有《后宫词》,有《悯农》,有《花非花·赠真娘》……

亦有《侠客行》丶《一将功成万古枯》丶《赋得春山月》。

还有他在院试场上写的那篇《平山民策》!

一个个璀璨文字涌入墨池,化为文气,陈叙独立舟头,面向波涛。

此时的他像是一颗尘埃,一粒蜉蝣,亦仿佛是无垠的星海,旷远的青天。

陈叙沉浸在文海给自己带来的奇妙震撼中。

涌动的文气在墨池中翻滚,亦在他心头翻滚。

文气何用?

文气浩荡时可御万邪,文气升腾时可上青云,文气若能贯彻此间星海,更可照日月丶蔽山河……

此刻虽无人指导陈叙,可陈叙竟自领悟了三分。

直到悠然一声钟响——

咚!

钧天锺又响起来了。

咚丶咚丶咚!

钟响一声,收卷。

钟响三声,闭场。

考试就这般结束了。

陈叙如梦初醒,回到现实。

但见阳光偏斜,考场之内喧闹一片。

巡考官主导收卷,押卷的兵丁依然是在大声喊:「肃静,肃静!停笔,再写按作弊处理!」

「已经交卷的,速速离开,不可逗留。」

考场内似有拉扯,有声音焦急说:「轻些,哎,你可轻些,莫要将试卷放歪了。」

「放什麽歪?该如何收卷,上官早已告诫过我等,我还要你教不成?怎麽,你想作弊?」

这种话,谁能接?

考生偃旗息鼓,小吏催促:「走走走,快走!」

还有小吏一边收卷一边捂着鼻子说:「呵,忒臭,这读书人可真不讲究。」

……

许多读书人,这辈子受到的最大脏污可能就是在考场里的这一遭了。

真是咄咄荒谬,啼笑皆非。

陈叙见此百态,原本翻滚在墨砚中的文气此时却反而有沉淀之相。

他感受着新开辟的文海给自己带来的奇妙感觉,站起身等候小吏过来收卷。

却是一名巡考官亲自走到了陈叙这边,巡考官不言,只是偏头看了身侧小吏一眼。

小吏忙打开一个封卷的木盒,快速而规整地将陈叙的试卷收入。

尤其是最上方,写有试帖诗的那张卷子,小吏捧起卷子时更是动作轻巧,万分小心。

巡考官便对陈叙微微颔首。

陈叙立刻拱手回应。

巡考官一笑,转身离去。

只与身侧小吏低声说:「本官在天南道文渊书院为训导多年,见过整个天南的俊才天骄,本以为云江府到底偏远了些。

如今瞧来,云江府也是不错的。」

小吏呵呵笑说:「葛训导,咱们云江毕竟也是一府之地,不是吗?」

葛训导说:「倒也是。」

两人声音渐远,陈叙耳聪目明,将这对话听了个正着。

他神情渐渐有些古怪,总疑心这话是故意说给自己听的。

……

此后人潮渐多,陈叙与众学子一起离开考场,出了贡院。

贡院门口,更大的嘈杂声浪袭来。

一声声尽是:「出来了出来了,考得如何?能不能中?」

「哎哟可见是累了,这气色怎麽难看成这样?快,快回去歇息。」

忽然又是几声惊叫:「有人晕倒了!」

「快,快来大夫!」

「大夫来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