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爷爷种的茶(1 / 2)
第258章 爷爷种的茶
宇文融和源家的关系非比寻常,源乾曜对其不只有举荐拔擢之恩,彼此在政治上还是亲密盟友。如果没有源乾曜的大力庇护,宇文融这样的性格是很难一路顺顺利利的。
张岱也不指望只凭一次谈话就能将双方关系挑拨反目,而且他所陈述的只是一个事实,那就是源复的能力根本就不够资格给宇文融打辅助。如果宇文融对他寄望太深,免不了就会误人误己丶功亏一篑。
阴险狡诈的算计会让人心生反感,摆事实丶讲道理,真诚的劝说才能打动人心。
宇文融和源乾曜一家固然交情匪浅,但他同样也有着极强的事业心,而且如今他正处于一个非常尴尬的位置,因为朝中的人事纷争被排挤出都,但所掌握的人事资源又远远超过了普通雄州刺史的水平。
这样的情况势必不能维持长久,因为一旦朝中的人事纷争告一段落,宰相们怕不是就得把宇文融当作新的目标。
所以宇文融必须要抓住时机,尽快在魏州刺史任上做出亮眼的成绩,如此才能争取到重新回到朝中的机会,避免被宰相们联手按压于州县,并逐渐的分其事权。
在这件事情上,源乾曜也帮不了宇文融太多,甚至因为宇文融的外贬,源乾曜在中枢的存在感都越来越薄弱。
因此宇文融对重开王莽河这一计划也是期待颇大,想要凭此突围,自然也就不能容忍猪队友拖他的后腿。而张岱所提出不如乾脆由其兼任汴州刺史,这无疑也大大的打动了宇文融。
就算他顾忌源乾曜的面子,继续容忍源复待在汴州刺史任上,结果因其无能连累重开王莽河的计划功亏一篑,劳民伤财而无所成,这无疑又会成为政敌打击的藉口。
宇文融归朝无望,源乾曜也将会越来越被边缘化,届时就算源复还待在汴州刺史任上,那又于事何补?难道还奢望源复能够力挽狂澜吗?怕是要不了多久,这家伙也将被夺职去位!
只不过宇文融也明白,道理虽然是这样一个道理,但若要直接说出来,难免会让双方之间的关系产生一丝裂痕。他为源乾曜所拔擢,结果却夺其子势位,也难免有亏恩义。
这一天接下来的时间,宇文融都在思忖这个问题,以至于精神都有些恍恍惚惚,甚至于一些工役计划都没有心情处理,索性延后批覆。
「张说此孙,确非常人。寥寥数言,便大乱我心神!」
一直到了入夜后,宇文融脑海中也没梳理出什麽头绪,而在晚饭时意识到自己竟然就这麽荒废了大半天的时间,口中便忍不住忿忿说道。
他嘴里虽在抱怨着,但思绪却忍不住转移到张岱所言汴州富户集资几十万贯的事情来。
如果这事是真的,那的确是非常令人吃惊,须知源复在州折腾了这麽老久,所受得钱货也不过十几万贯而已,便已经搞得汴州市井萧条了。
他想了想之后,便提笔将此事写成一信,着员快速将信送向汴州,让源复深入查探一番,顺便也是想藉此再考察一下源复的能力。
张岱区区一个过路行人都能做到的事情,没道理源复堂堂一个汴州刺史做不到。假使源复也能受此启发而更作创收,给魏州这里提供源源不断的支持,他也就不需要放弃源复。
张岱既然把这件事告诉宇文融,他就不怕宇文融通知源复,而且这本就是他的目的之一。
首先这件事本身还没影呢,汴州那些富户虽然钱多丶但人也不傻,几十万贯钱帛哪可能只见了一面就上赶着送给张岱?
就算他们真的有意加入到飞钱行当中来,那也得分批逐次的投资,见到了回报才会再作追加。
毕竟他们本身在州内便各有资业,就算买卖收益因为源复的乱搞而有所打折,想要开拓更多的财源,但也还没到倾尽巨资赌家产的地步。
之前张岱要求他们集资一万贯,几家均摊一下不过几百上千贯而已,哪怕没有什麽生意的回报,凭此结识一下张岱这个顶级纨絝兼科举状元那也是划算的,自然不会有什麽异议。
就算飞钱的利益很惊人,已经有了两京飞钱这一个非常成功的案例,也让这些人大为意动,可真正要掏钱的时候,方方面面总要多加考虑一番。
上赶着不是买卖,如果他们没有相应的话语权和足够的权益保证,怕也不会傻呵呵的掏钱。除非再出现一些其他的变量,让他们实实在在的感受到压力,才有可能在接下来做出一些让步。
如果宇文融把这事告诉了源复,无疑会引起源复的不满。虽然投资是各自私人的选择和行为,但如此大宗钱帛的动向,又是在汴州灾情未减丶百业凋零的情况下,就显得更加敏感。
这些富户们背地里搞这样的串联,究竟是单纯的合夥做生意,还是对州府的政令心存不满,更甚或想要将资货转移处境丶就此摆脱州府的管制?
如果源复肯跟他们好好沟通丶进行充分的交流,自然明白张岱这是在吹牛逼,这事根本就没影,更不要说几十万贯的集资本钱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