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13章 先生有大才,先生心真脏(2 / 2)

加入书签

李崇与贾雨村几人,不以君臣,而是分宾主落座之后,李崇笑问道。

「曾有人与朕说,十岁天子,何以治天下,先生以为然否?」

贾雨村不假思索,便正色道:「此言大谬,且为无君无父,狂悖之语,臣请陛下将此人明正典刑,以正天下视听。

甘罗十二岁,拜为秦国丞相,项七岁设难孔子,被尊为圣人之师,李泌六岁,唐玄宗召其入宫,与宰相张说对弈谈政,可见治国平天下,与年龄长幼并无直接关系,

微臣方才所举之例,还只是寻常大才,陛下这般不世出的圣天子,又岂是甘罗,项等辈,能相提并论的?

陛下登基至今刚满一月,便扳倒权臣胡玄机,擒拿逆贼王子腾,几乎以一己之力,大败五万京营叛军,如此丰功伟绩,古往今来又有哪位君王,能与陛下相媲美?

即便是唐宗宋祖,即便是我朝太祖太宗,在其十岁之年,也不曾有过如此煌煌伟绩,故而微臣才说,此言大谬,

以臣观之,陛下之光辉,便如凄凄万古之长夜,突现夺目之骄阳,无论那些宵小之徒如何倒行逆施,都遮挡不住陛下如日之光辉。」

贾雨村这番吹捧,说的李崇都有点不好意思,他嘿嘿一笑道。

「凄凄万古之长夜,突现夺目之骄阳,先生此言大妙,填补了我大乾,晚上没有太阳的空白。」

贾雨村一愣,旋即汕汕一笑,道:「陛下这说法,倒是新奇有趣,微臣愧不敢当。」

一番商业互吹之后,李崇开门见山,问道:「方才听张所言,先生认为胡玄机若是倒台太快,于朕而言弊大于利,朕深以为然,

而如何延缓胡玄机之倒台,又如何将其魔下势力为朕所有,不知先生何以教朕?」

说了半天闲话,终于步入正题,贾雨村不由得正襟危坐,正色道:

「微臣惶恐,当不得一个教字,如何延缓胡玄机倒台,对臣等而言,难如登天,但对陛下而言,却易如反掌,只须陛下亲临国子监,当着上万太学生的面,

开一金口即可。」

贾雨村这话,其中深意,张听不明白,林黛玉更是不明所以,但李崇听懂了。

胡玄机与王子腾勾结造反之事,李崇知道,一些勋贵文臣知道,但那些太学生,天下读书人,外地督抚官员,他们并不知道。

在他们看来,胡玄机之所以倒台在即,还是被孟元康给牵连了,还是因为他胡玄机,以人格为孟元康作保,把他的道德金身变成一堆破烂了。

一个最朴素不过的道理,一个道德败坏的伪君子,怎麽能位列宰辅呢?

若是李崇以天子之尊,亲临国子监,告诉那些太学生们,胡玄机不是伪君子,也没有道德败坏,而是受人蒙蔽,被孟元康给骗了。

再加上张敞等人鼓动一帮太学生鼓吹造势,那些一遇事便冲动上头,喜欢人云亦云的太学生们,会不会原谅胡玄机呢?

天子一言,胜于九鼎。

对于以前的李崇,这就是一句屁话,因为没人会把一个白痴皇帝的话当回事。

但现在,却大不一样了。

李崇大败五万京营叛军,擒拿贼首王子腾的消息,已经在京城传扬了数日之久。

昔日视其为白痴天子的朝野各方,现在不管心里怎麽骂,至少在明面上,都不得不赞上一句,当今天子真乃英明神武之君。

至于事后,等李崇将胡玄机的势力纳为己有,等胡玄机没了利用价值,贾雨村没说,但李崇早都想好了。

朕以冲龄践祚,年方十岁,为了稳定朝局,不得不委曲求全,不得不顾全大局,大家应该能理解吧?

现在朕要拨乱反正,将胡玄机明正典刑,谁赞成?谁反对?

现如今唯一的问题是,胡玄机又不是傻子,他会同意吗?

毕竟真要这麽干,胡玄机便被皇帝彻底拿捏住了,即便事后皇帝卸磨杀驴,

胡玄机也没有任何办法。

想至此处,李崇问道:「贾先生,你说胡玄机会同意吗?

贾雨村微微一笑,道:「胡玄机是个聪明人,他会同意的,因为他别无选择,

先前因孟元康一事,他的名声已经彻底烂大街了,索性破罐子破摔,和王子腾密谋造反,而现在,陛下告诉他,他的声誉还可以挽回,如此诱惑摆在眼前,

他是不可能拒绝的。」

说至此处,贾雨村话锋一转,道:「再说了,胡玄机的软肋,除了名声之外,还有一样,也被陛下握于掌中。」

贾雨村没有继续往下说,但李崇知道他说的是什麽。

胡太后,胡玄机的另一个软肋,或许还是他最大的软肋。

若是以胡太后的性命相要挟,试问胡玄机是就范呢,还是就范呢?

李崇没有说话,只是淡淡的扫了一眼贾雨村。

心说贾雨村此人,心可真脏!

计议已定,李崇霍然起身,来至贾雨村身前,贾雨村慌得连忙站直了身子。

李崇一把握住贾雨村的手腕,笑道:「先生大才,朕佩服之至,奈何朕尚未亲政,还不能委任官职,只好委屈先生,暂为朕之客卿,不过先生放心,以先生之才,将来内阁之中,必有先生一席之地。」

天子一诺,万金不易。

李崇说了,以后的内阁,会有贾雨村的一席之地。

那他只要好好干,进内阁,早晚之事罢了。

说完正事,李崇让人去请一众勋贵心腹前来,随后李崇看向林黛玉。

林黛玉小脸一苦,道:「陛下,您又要赶我走了?」

李崇微微一笑,揉了揉林黛玉的小脑袋瓜,道:「女孩子家家的,军营不是你待的地方,快些回去吧!」

林黛玉起身告退,临出军帐前,她回身问道:「这次还追我回来吗?」

「哈哈,不追了,你安心回宫吧!」

李崇哈哈一笑,看着林黛玉渐行渐远的背影,心中思绪万千。

林妹妹这性子,怎麽和原着里大不一样呢?

只能说生活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巨大的。

原着中,林黛玉父母早亡,从六七岁开始便寄人篱下,文日日为终身大事而烦忧,才造就了她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多愁善感的性子。

而现在,林如海还活得好好的,她又在宫中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就连戴权见着她,都得陪着笑脸小心说话。

林黛玉又怎麽可能是,原着中的那个林妹妹呢?

真要想让她变回原着中的那个林妹妹,其实也简单,先弄死林如海,再把她赶出宫去,让她和大脸宝睡一张床.::::

呵呵,造孽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