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2(1 / 2)
昀川知道小哥儿要生气,打发了顾知禧过去喊人。
沈柳睡得安稳,自被里睁开眼,就瞧见外头天光大亮,脸色霎时红了个透。
好在里衣穿得好好的,他忙爬起来,披上褂子到灶房洗漱,正看见灶炉上已经给他温好了水,直接用就成了。
他一面气哼哼地跺脚,一面又心口熨帖。
早饭吃的白面馒头并冬瓜丸子汤,天冷下来后,炒菜盛出来就凉,还得是汤汤水水热得久,放上一会儿也好吃。
清透的汤底漂着细密的油花,还冒着腾腾热气,白花花的手搓猪肉丸子浮在汤面上,冬瓜切成均匀的薄片,像是沉在水底的玉璧,临出锅前撒了一把葱花碎,清香拂来,让人食欲大动。
沈柳进屋时,就见椅子上的小软垫已经放好了,赵春梅见小哥儿进门,伸手将他位置上的小碗拿了过来,木勺搅一搅,一股子浓郁的鲜香,盛了好几个肉丸子,才放回了沈柳桌前。
沈柳抠着指头:“阿娘对不住,我起晚了……”
“这有啥的。”赵春梅把馒头往他那边推了推,“要不是今儿个吃白馒头、肉丸子,本不想叫你的,馒头刚出锅才宣腾,热过就不香了。”
沈柳脸上泛起红,伸手接下赵春梅递过来的馒头,他都记不起自己有多久没吃过白面了,轻轻咬上一口,是细腻的甜香,他抿了抿唇:“阿娘,今儿个咋吃这好啊?”
赵春梅笑着说:“眼见着秋末了,地里的玉米还没收,吃好点儿好有力气干活。”
这几日赵春梅和顾知禧一直忙着做绣活儿,本想着等到月末了再收玉米,可眼见着一日比一日冷,实在不能再耽搁了。
沈柳忙点头:“我劲儿大,我来背筐子。”
“你在家歇歇,我去就成。”顾昀川怕他光喝汤腻着,夹了筷子萝卜丝放到他的白馒头上。
顾昀川腿脚不好,家里人都想让他歇着,可他没应,同吉婶知会后给郑虎放了假,虎小子欢喜地直蹦高,拎上小竹筐就要和满子哥一道上山里耍。
小哥儿一听便不乐意了,他皱起脸,嘟嘟囔囔:“那咋成,我也得去。”
顾昀川蹙起眉头,大手自后伸过去揉了把沈柳的腰,温声说:“不难受?”
沈柳指尖抠着筷子边,想起昨儿个夜里,羞得都不敢瞧人,他只顾昀川一个男人,也没人细细教过他什么,那些事儿还不是由着男人说啥是啥,他花样百出的,回回都弄的他腰疼得厉害。
沈柳咬了咬唇,眼睫轻抖:“可是我想去。”
赵春梅瞧着两人,笑着摇了摇头:“那就都去,一块儿干反倒快,用不了一天就能好。”
小哥儿欢喜起来:“好!”
吃过早饭,几人装好镰刀、麻绳,头上戴着斗笠,背着筐子出了门。
早半月,家里就已经在准备过冬的粮食了,镇子上住着虽然不缺水米,可地窖里食物齐全,心里才踏实。
许是挨着山,十月天后,地里霜得厉害,尤其日头不大的晨时,土面上都结着冰。
这时节,但凡家里有地的,多得种上三五亩的玉米过冬。
玉米好储存,才收下来的玉米正湿润,指头掐上一把能出水,得在院子里搭个棒架,把玉米晒干晒透了,不然得长霉。
晒透的玉米棒子对着擦,玉米粒子搓落下来,拌着菜叶子就能喂鸡喂猪。
或者到磨坊里去皮打成碎,打小一点能熬成糊汤,打大一点就是碴子粥,还能用碾子磨成玉米粉,平日里贴个饼子也是喷香。
顾家的菜地不多大,拢共不过三五亩,玉米就占了小一半。
今年雨水丰沛,长势好,玉米杆子比人还高,窄而长的叶片已经泛黄卷边,风一起,唰啦啦地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