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53(1 / 2)

加入书签

朝中没什么人脉,却是东宫的暗棋,能被我那位太子堂兄看中的人,没一个是好相与的,你日后躲着他点,免得被一眼看穿。”

“奴婢记下了。”洪喜心中一惊,连忙收敛了对沈亟的轻视。转念想到了方才贺绥的冷淡,不由担心地询问道,“主子您与贺少爷究竟是……”

“三言两语说不清,我也没那么心思说。这些日子,你亲自打点好内院的供给,无需多话。另外,这些日子把白琮看好了,你若有闲暇时候,找人去查查前阵子这小子都什么时候出过府,又见过什么人。若是有消息了,便先说予阿绥听,之后再回我这儿。”

“是,奴婢记下了。可您真的不同贺少爷见见面,再说两句话吗?”

萧恪摇摇头,挥手示意洪喜出去,摆明了便是不想谈。

建和八年九月十三,正是个黄道吉日。

天子携皇室亲族、文武百官及其家眷至滁州行宫行秋猎盛事,数万骑车马自京中浩浩荡荡而出。如此大的阵仗,也不知是多少民脂民膏堆砌出来的。

“允宁怎么自出宫起便心生不宁的?”

第四十五章

一句戏言入耳,唤了萧恪的神回来。

见齐帝正看他,忙敛了心神回道:“臣御前失仪,还望陛下恕罪。”

除了皇室宗亲,在场还聚了不少行宫的官员,听到这话,都不由偷瞄了萧恪一眼,毕竟没几个人敢在皇帝面前心不在焉。

齐帝没说话,倒是一旁议事的太子笑言道:“父皇,儿臣猜…允宁怕是正为明日行猎发愁。”

“太子殿下一语中的,臣实在惭愧。”

齐帝打量了自己儿子一眼,才顺着他的话说道:“怎么?允宁的骑射这么多年还没有进益?”

萧恪俯身下去,姿态越发恭敬,直言道:“臣惭愧,实在是志不在此,加之往日惫懒,是而才如殿下所言,心中忧虑,望陛下恕罪。”

齐帝闻言却朗声大笑,指着萧恪揶揄道:“你啊你啊!想当初七皇弟战功赫赫,是我大齐无可匹敌的战将。后来便是你兄长,子承父业在边疆御敌数年。若说你那庶兄久病缠身袭爵在京养着也就罢了,怎么到你就志不在此了?朕还特意将抚宁侯之子赐予你,也没见你于多上些心!”

拿贺绥和先宁王说事,对萧恪来说已是家常便饭了。不过与其说是齐帝不信任这个侄儿,不如说是他自己心里一直过不去这个坎儿,是而每每都要提及以安自己的心。

只是这话让其他不知情的官员听来却并不寻常,毕竟今上当年险些被自己一母同胞的弟弟夺了储位,后来先宁王之死朝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行宫的官员生怕皇帝记恨起当年的事,牵连着将怒火发到他们这些微薄小臣身上去,一个个跟鹌鹑似的,低头缩着脖子,只当自己是个死人。

“陛下知道臣一向惫懒,能多睡一会都是好的,这习武强身自是要日日加练,臣请陛下饶了臣吧!”萧恪口中虽是讨饶之语,但其话中之意却能安抚齐帝之心,左右他是死过一次的人了,这些个虚假的薄面丢也便丢了,能让自己身上少些猜忌为难总是好的。

被安抚了的齐帝也拿出了叔伯长辈该有的慈爱同萧恪说笑道:“就该给你选个规矩严的,好好约束约束你。”

“陛下可别!一个贺小侯爷就够臣受的了!再说,这京中武将家的孩儿,还要严厉些的,只怕就剩下祁太尉家的大公子了!”

“你这小子,怎么净盯着人家的儿子!你不要子嗣也就罢了,这么说不怕祁爱卿这个为人父的冲上来跟你拼命?” w?a?n?g?址?F?a?B?u?页?????????e?n????????5???c????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