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女皇陛下的腰,真细呀!【求月票】(1 / 2)
第291章 女皇陛下的腰,真细呀!【求月票】
分化拉拢一直都是老祖宗们传下来的经典谋略,在两汉时期已经被大量应用,算是一种比较老套的计谋。
但对于未开化的契丹人来说,这就是经典的高端计谋了。
赵匡胤当即就要去准备,让萧思温感受一下被自己人仇视的感觉,到时候不用请,他自己就会拖家带口的来后周大营投降。
郭荣问道:
「幽州城内的耶律皇族多吗?」
赵匡胤点了点头:
「挺多的,辽国的国都虽然在大定,但那里太过寒冷,辽国贵族每到冬日,便会来到幽州过冬,他们称幽州城为南京。」
辽国的首都大定府位于赤峰南一百多公里处,宁城县以西的位置,冬天的气温比幽州低十几度,苦寒之地不是随便说说的。
不过虽然辽国贵族喜欢待在幽州,但大定城国都的位置一直没变,一直到澶渊之盟后,辽国贵族才常年定居幽州,读着四书五经,享用着来自大宋的精巧之物,从渔猎领域的霸主迅速堕落成了路边一条。
现在,这个堕落的过程被简化了,他们的骑兵只要出城,就会直接变成菜狗,连堕落的过程都省了。
郭荣接着问道:
「知道耶律璟在哪吗?」
赵匡胤问了很多人,但都语焉不详:
「说是从檀州进山捕猎,但具体是在何处,谁都说不准,因为耶律璟每次进山,几乎都会玩个两三月才会出来,有时候会直接去大定,行踪不定,无人知晓。」
好家夥,一个皇帝居然直接失踪几个月可还行?
郭荣这下知道耶律璟为什麽会在打猎时被刺杀了,带着一群护卫进山几个月,再加上喜怒无常,经常体罚打骂属下,这能活大岁数?
这家伙但凡能听一听三国时期张飞的故事,也不会落个这种下场了。
不过巧合的是,耶律璟被刺杀后不久,萧思温扶持耶律贤上位,因拥立之功被封为枢密使丶北府宰相。在陪耶律贤进山打猎时,萧思温被耶律贤的舅舅萧海只丶萧海里杀死,跟耶律璟的死法极为相似。
要说明朝老朱家的皇帝易溶于水,那辽国贵族就是易殁于山了。
郭荣本想进山去围猎一波耶律璟,一听这家伙毫无行踪,那还是算了,整个燕山山脉那麽广阔,大周这十来万人撒进去连个水花都翻不起来。
还是留着睡宗给辽国慢刀子放血吧,这有助于实现大一统。
辽国的耶律璟,金国的完颜亮,都是上苍给华夏一统争取到的一线生机,可惜两次机会都没把握住。
郭荣在局面大好的情况下突然生病,很快就撒手人寰。
而南宋时期,完颜亮虽然送得很到位,人送外号赵亮,奈何南宋掌权的是同样选择背叛民族丶甘愿改姓的完颜构。
只能说,优秀的匹配机制,让两位猪一样的对手撞在了一起。
很快,良乡的俘虏营中就出现了新奇的一幕,有小校拿着小喇叭,用契丹话扯着嗓子询问:
「有没有契丹拔里氏的萧姓族人?」
很快,几个姓萧的契丹人就站了出来,一副视死如归的架势。
谁知小校当即一脸赔笑的迎着他们去了隔壁的豪华单间中居住,那股热情劲儿,做这些时,还特意用汉语聊天,一副防止被偷听的架势。
耶律家族的俘虏不干了,大声质问自己为何不能住单间。
小校说道:
「将军说即将有位交往已久的萧姓贵客来投,因而要善待萧氏族人,毕竟要同殿为臣了,但并未告知要善待你们,老实蹲着,再说话口条给你割了!」
他这两幅面孔,把耶律家族的人气得不轻,一群人蹲在地上,转动着他们没怎麽思考过的大脑,认真分析起来。
萧姓贵客?交往已久?同殿为臣?
这是有姓萧的要投靠大周吗?
眼下正在风头浪尖上的萧姓之人,自然就是驻守在幽州的萧思温了……不好,萧思温这个狗贼要卖主求荣!
这群契丹俘虏急得热锅上的蚂蚁一样,急切的想要将情报透露出去,让族人抓住萧思温,防止他真的带着幽州投敌。
现在他们终于明白为什麽萧思温一直强调要避其锋芒躲在城里坚守了,这是想让我们大辽勇士自废武功啊!
怪不得去年命他南下时,这个狗东西左右推脱呢,那会儿肯定就已经跟大周的人马勾搭上了,前一段连丢三州他都不同意南下支援,定然是里应外合之计!
几人越想越觉得对路,甚至连逻辑不通的地方都给自动脑补上了……从他们身上就能看出,汉人精通的思辨能力,对异族来说,多少有些吃力了。
这种漏洞百出的计策,随便找个汉人县令都能识破,但契丹贵族却很容易上钩,不到两个时辰,就已经把萧思温一家开除了辽籍。
赵匡胤听完手下的汇报,笑着说道:
「再抻一夜,明日找个换牢房的由头,把他们带到大营边上,给他们一个逃走的机会,放跑两三个就行了,多了容易生变。」
另一边,混元宫内,周易看着陆续到货的各种船用设备,觉得还缺了点东西,又下单了一些太阳灶,让船员可以有热水喝。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