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191新神兵,李二郎山河剑入手(1 / 2)
第195章 191.新神兵,李二郎山河剑入手
准确说,徐永生此刻身处广府治所南海城,对照神兵图的指引,距离第三幅李二郎图谱,还有些许距离。
熟悉这边的地形后,目标应该是同在广府治下的增城县。
嗯,正好带着孩子们去吃荔枝,季节也快到了。
宁山丶奚骥丶沈觅觅自然是一起欢呼。
陈嘉沐没有非要跟着一起来。
倒不是他对沈觅觅可能被徐永生拐跑的事情已经彻底死心。
而是小陈道长又琢磨明白了。
沈觅觅再怎麽说,也已经走了道门修行路线,不至于改弦更张被拐去儒家。
充其量是跟儒家来往密切。
这事儿对道门北宗来说又不出奇,上到宗主,中间到长老刘深,下到他小陈道长自己,哪个没些俗家好友?
因为道家多走权贵高层交游路线的缘故,陈嘉沐他们的熟人好友基本都是饱学鸿儒。
所以沈觅觅乐意跟着徐永生他们混,那便混去吧。
学宫崇玄学出来的学生,在这方面本来就有些糊涂帐的意思。
需要严防死守的是道门南宗中人。
越青云此番南下公私两便,固然是访友,但同时也肩负为道门南宗寻访人才的重任,他从来不曾忘了这方面的正事,来到岭南后一直在忙乎。
沈觅觅不跟着越青云混,陈嘉沐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转而同样开始忙乎为道门北宗寻访人才。
然后小沈道长就跟着徐永生丶宁山丶奚骥他们在增城吃荔枝吃爽了。
真正是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反倒是徐永生本人感觉此时的荔枝没他记忆中在蓝星时代味道好,可能当初吃的是经过多番改良的品种?
以后有机会或许可以研究一下……徐永生一边剥荔枝一边心道。
当前,他的首要目标还是放在李二郎图谱上。
这两天已经彻底确定方位。
徐永生视线望向远处山坡下一处庄园。
这是广府司户参军在增城县乡间置办的一处私人农庄,主人家姓宋,名叫宋捷。
正是雄踞江州一带的江南有数名门望族之一宋氏。
宋捷颇喜欢这处农庄,经常在休沐期间来居住。
不过他六品的修为境界,不影响徐永生行事。
观察清楚农庄内外环境后,寻了个夜深人静,身边三个小的都已经睡下的时间,徐永生悄然前往宋家农庄。
农庄内,宋捷当晚正住在此地。
和他一起,还有就在增城为官,担任县尉的子侄宋云岩。
徐永生悄然而至,正逢对方叔侄二人在交谈:
「邕(yong音同庸)州那边,或有战事将起。」宋捷徐徐说道。
宋云岩一怔:「四叔祖那边……」
宋氏一族上一辈的四老爷,宋季礼,乃是容州郡王穆庭麾下五军都督府之一的邕州都督。
整个大乾岭南道太过庞大,再加上崇山峻岭毒瘴遍地,交通不便,因此相较于其他几大边镇,这里不仅设置节度使节度一方,节度使麾下五军都督府也都有更高的自主性,以便于应对种种突发情况。
就像现在,岭南节度使容州郡王穆庭,正在桂州平叛剿匪,取胜问题不大,但限于环境,很难根除当地峒贼,且战事持续多长时间尚不可知。
这种情况下邕州再出问题,就需要邕州都督宋季礼临机专断,妥善处置。
或是能自己就顺利平乱,或是能拖住局面等容州郡王穆庭那边腾出手来从桂州南下驰援邕州。
「嗯,邕州那边,九路贼可能有些不稳。」
宋捷一边说着,一边看向颇为看重的子侄宋云岩:「四叔在那边颇有根基,事态应该不会很严重,但九路贼顽劣不堪,抚了剿,剿了抚,时时反覆,今年始终可能爆发战事,你若是上进,肯吃点苦,不妨往邕州一行去寻四叔,届时立下战功,升迁会比在增城这里快得多。」
宋云岩闻言,一时沉吟。
宋捷也不催自己的侄子。
邕州可能有战功,跟着邕州都督宋季礼,也不至于真让宋云岩遇上多大风险,届时少不了他一份功劳,没人能昧。
只是,终究不如广府增城这边安逸稳当。
作为宋氏子弟,不愁前程,宋云岩年纪轻轻就是一县县尉,未来还继续有的升。
只不过,宋氏里人才太多,宋云岩又是旁支,想要在同姓里脱颖而出就不是那麽容易了。
安于现状慢慢提升当然可以,但如果他有点上进心,同样需要把握一些特殊的机会。
宋捷颇为欣赏这个子侄,方有今晚这一场谈话。
「承蒙叔父厚爱,云岩愿往。」只是略微沉吟后,宋云岩便有了选择。
宋捷于是点点头:「那就早作准备吧,请调周转尚需时间,从咱们这里到邕州更是路途遥远,路上也需时间,如果耽搁,等你过去战事已经结束,那就得不偿失了。」
宋云岩:「叔父放心,侄儿明白。」
徐永生听风诀迭加顺风耳,静静听下来,心中不禁微动。
他想要完成第五枚「仁」之玉璧的相关历练,安抚三千亡魂,毫无疑问战场周围最合适寻找机会。
岭南道在桂州的战事,虽然颇为激烈,但这有个问题。
僧多粥少。
除了徐先生之外,肯定还有其他积累了五层「仁」的儒家武者,需要找机会完成相关历练。
并且,还不止这样。
除了儒家修行者外,佛门丶道家同样是完成种种法仪与历练来晋升修为境界。
这两家中,类似超度安魂的相关历练,就徐永生所知比儒家这边还要更多。
桂州那场战事,不知道被多少人盯上了。
徐永生晚些时候赶过去,还未必有机会顺利完成自己第五层「仁」的历练。
照这样看来,烧邕州那边的冷灶,或许是个更好的选择。
只是不知那边的战事会不会爆发,什麽时候爆发?
邕州丶广府一个在西一个在东,路途上也颇为遥远,崇山相隔,道路难行。
不过话说回来,从这里去桂州,情形也差不多。
就去邕州碰碰运气好了,感觉机会比桂州那里大。
徐永生心中拿定主意,不惊动宋捷叔侄,循着脑海中神兵图的指引,悄然来到宋捷的书房。
已经有过几次经验的徐永生,当下可以说是轻车熟路,不动其他东西,不留下任何痕迹,找到一卷被宋捷随意放置的画轴。
打开画轴,便见一个青年男子带人开凿土石,充塞河道,土堆渐渐成小山模样。
描绘的正是蜀中李二郎在灌江口开凿离堆,帮助其父治水的故事。
画上题有《李二郎凿山图》的字样。
徐永生熟练地在张开白翳绫遮挡身形,然后先将画轴卷好放入自己随身带湖海囊内,保持自己探手入湖海囊的姿势,以较为别扭的动作,在皮囊里重新展开画卷,手掌如托祥云,直接与画接触。
湖海囊内,顿时亮起光辉,但被皮囊所阻,只从袋口透出少许。
如此一来,便不至于出现当日在学宫典籍厅藏书阁里接触《蜀中圣水志》时爆发强光,连白翳绫都遮不住的情况。
徐永生脑海中神秘书册翻开,第二页神兵图上闪动光辉的三尖两刃刀,已然变作古朴单剑的模样。
众多画面景象,这时层层迭迭,重合在一起。
原本只有古朴单剑的神兵图,变了模样,仿佛李二郎本人重现,要提着单剑自画面上一跃而下。
不过,随着所有图画完全迭合在一起全部合一,神兵图上画面,又重新变回只得一把单剑的模样。
徐永生亦感觉到自己脑海中传来极为沉重和详实的感觉。
有当初赵二郎斩龙剑的经验,徐永生这时很快定住自己的念头,心神为之清明。
神兵图上栩栩如生仿佛随时会来到现实的古朴单剑随之变化,重新变作闪动光辉但有些虚幻的三尖两刃刀。
徐永生从湖海囊里取出那幅《李二郎凿山图》,然后将之摆回原处,令一切都恢复原貌。
画,仍然是那幅画,仿佛什麽事都没有发生。
但实则已经神奇不再。
徐永生接下来再悄然离开宋氏庄园。
在无人旷野间绕几圈,虽然不见有其他人,但徐永生没有着急再查看神兵图,而是先返回住处,就此睡下,仿佛无事发生,一夜安然到天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