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81章 星箭一号首飞(1 / 2)

加入书签

第281章 星箭一号首飞

军方验收了军版脑机终端设备,在往后的日子里,如同三十万座无烟的熔炉,不断淬炼着战士们。

很多战士在极度拟真的虚拟战场上不知道「死」过多少次了,这种「死」并非无意义,而是「死」的次数越来越多,积累的经验和心理韧性越来越高。

在虚拟战场里「死」上百次千次,为的是在现实中那关键的一次能活下来。

在军事应用层面,脑机终端也是该领域的革命性产物。

钢铁的洪流依旧重要,但决定胜负的,将是流淌在虚拟与真实之间那由数据丶意识和无畏勇气共同熔铸的更强大的战争智慧。

就在评估报告提交上去后的第二天,有关方面就批准了首次模拟演练的事情予以针对性的公开。

相关画面剪辑出来在军事与农业频道上进行了报导。

这是妥妥的阳谋,给以对手制造焦虑与不安,使其面临艰难抉择。

脑机终端你敢不敢用到军事领域?

当脑机终端设备在全球民用市场快速扩张,在重塑社交丶娱乐丶教育丶医疗丶艺术创作的形式之际丶

伍角大楼丶克理姆淋宫丶殴洲——

全球主要大国的指挥中枢里,那些肩扛将星丶决定着其国未来命运的人,在详细审阅了由技术顾问提交的分析报告后,都出奇一致的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随之而来的,是难以抑制的震撼与紧迫感。

伍角大楼,高级会议室里。

椭圆形的红木会议桌周围坐满了阿镁的各军种高层丶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的顶尖科学家丶CIA情报局的技术分析主管,以及来自柏宫安全委员会的代表。

「先生们——」主持会议的参联会负责人威廉声音低沉而凝重,「结合铧国最新公布的模拟演练信息,根据我们的评估,藉助脑机终端平台,他们的部队训练强度丶复杂战术的演练频率,以及最关键的联合全域战役级别的指挥协同效率,提升了至少100%的说法是属实的。」

这个数字让在座的一些高级军官倒吸一口凉气。

「他们依托脑机终端平台构建的仿真虚拟战场,在其中进行着我们无法想像的高烈度丶零伤亡的实战化训练。」

「他们的士兵在体验了几十种乃至几百种死亡」方式后,对战场恐惧的耐受度将远超常人。」

顿了顿,威廉加重了语气:「这不仅仅是训练效率的提升,更是作战范式的代差。差距就像,我们在用马车驿站传递信息的时候,他们已经用上了电报。」

会议室陷入一片死寂。

所有人都明白这意味着什麽。

战争的胜负,往往就取决于那几分钟,甚至几秒钟的先机。

「那我们还在等什麽?」一位脾气火爆的陆军将领打破了沉默,「立刻大规模采购脑机终端,进行适应性改造,我们的士兵也必须进入那个该死的虚拟战场!」

「问题没那麽简单。」CIA的技术主管冷静地开口,旋即调出了另一份演示文稿,标题写着《脑机终端系统的潜在风险与漏洞评估》。

过了片刻,这位CIA技术主管环视与会者说道:「第一,数据主权与军事机密泄露风险。」

说着便指向投放到会议屏幕上的技术架构图。

「我们无法确认,当我们的士兵,甚至是我们的武器专家在虚拟环境中进行演练时,他们的神经活动模式丶战术思维习惯丶对特定装备的操作偏好——」

「这些最隐秘丶最宝贵的数据,是否会被记录丶分析并传回元界智控或他们的情报机构。」

「想像一下,我们在虚拟世界中演练如何突破他们的区域拒止」战略,而他们就在屏幕后面偷偷地看着我们如何思考,如何决策。」

「这比任何传统的间谍活动都可怕一千倍丶一万倍。」

该说不说,在场的人都觉得这的确是细思恐极。

「第二,系统后门与潜在武器化风险。」他继续道,「我们无法保证脑机终端系统的底层代码是乾净的。是否存在一个我们无法察觉的开关」呢?在关键时刻,他们能否远程使我们的设备失灵?」

「甚至——更可怕的是,能否通过那所谓的感官反馈」系统,直接对使用者的神经系统进行攻击?造成脑损伤丶精神错乱?」

说到这里,他展示了一些理论模型。

「尽管元界智控一再声明其系统是非侵入式且安全的,但我们不敢赌。」

「理智告诉我们,接入一个我们未知的丶无法完全控制的丶由潜在战略竞争对手开发的系统中,这无异于战略自杀行为。」

在场的人一阵沉默,因为都知道,他说的不无道理。

「第三,技术依赖与供应链风险。」这位技术主管进而补充道:「一旦我们军队的训练体系深度绑定,我们将形成致命的技术依赖。」

「所有的软体更新丶硬体维护丶甚至是虚拟战场环境的构建,都将受制于人。这等于将我们未来战争的训练能力,交到了别人手中,而且这个人还是我们的战略对手。」

他的话音落下,与会的一个将领忍不住道:「所以我们就眼睁睁看着差距越来越大?

就因为这些可能」存在的风险?我们可以建立物理隔离的网络!我们可以进行最严格的安全审计!」

「将军——」这位技术主管冷静地回应,「面对一系列我们无法完全理解的代码,任何审计都可能是盲人摸象,难道他们会向我们开放核心原始码吗?绝不会!」

这正是阿镁丶整个欧镁乃至所有其它的大国所面临的进退维谷的困境将脑机终端军用化可以获得前所未有的军事训练优势不假,但必须面临冒着核心战术数据泄露丶系统被潜在武器化的巨大风险。

这相当于在自己军队的「大脑」里安装了一个不知是天使还是魔鬼的「黑匣子」,怎麽想怎麽恐怖。

而不用的话,的确是保障了安全和自主可控,但意味着在至少五到十年内,这是最乐观的估计,他们的军队将眼睁睁看着东方大国的战士在虚拟淬炼中飞速成长,形成无法逾越的训练代差。

在未来的潜在冲突中,他们的士兵将是第一次上战场的「新兵」,而对手则是经历了无数次「血与火」考验的「百战老兵」。

这种焦虑感,在世界各大国之间蔓延。

在欧洲,其内部争论不休。

一些东殴国家,感受到来自东方的直接地缘压力,强烈主张紧急采购脑机终端,哪怕只是用于针对性研究和防御性演练。

而法丶德等老牌强国则更倾向于谨慎,主张加大投入,启动殴洲自己的「脑机设备军事化计划」,但所有人都心知肚明,这需要时间与海量的资金,并且不确定能否做得出来。

毕竟他们没有陆安这样的猛人。

最焦虑的当属阿镁立卡,为此召开了多次闭门听证会。

强硬派咆哮着表示,不能将国家安全的未来寄托在对手的技术之上,要求立刻通过法案,禁止脑机终端进入任何与军方有关联的机构,甚至考虑更广泛的禁令。

而务实派则忧心忡忡地指出,一刀切的禁令只会让镁军闭目塞听,最终在未来的战场上付出血的代价。他们主张有限的丶受控的采购,用于「逆向工程」和「威胁评估」,但这同样无法解决根本的数据风险。

阿镁的那些媒体也没有闲着,也开始接到指令开始干活儿。

《纽约时报》刊登了一篇题为《数字时代的马骑诺防线:我们该如何防御来自虚拟世界的威胁?》的评论文章。

《经济学人》的封面则是一个被红色电路板缠绕的地球,标题是《东方「脑权」优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