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269【反击】(1 / 2)
第270章 269【反击】
「在本官看来,若想摆脱当下这种进退两难的局面,有一个法子最简单,那便是公开退出盐协,继续向漕衙和漕帮上缴份子钱。方才沈公所言不假,漕衙这次肯定会持续打压淮扬盐商,但是对于最早站出来的拥趸,他们肯定会立为表率予以关照。」
薛淮这番话让不少大商人面色巨变,场间只有乔望山和沈秉文还能保持镇定。
黄德忠连忙起身道:「厅尊息怒,小人绝无此反叛之心!」
余者也都站了起来。
薛淮抬手虚按示意他们坐下,微笑道:「看来大家还是不了解本官的性情。人各有志来去自由,只要不转身便陷害算计其他同仁,盐协并不会强行拘束大家,你们大可放心,本官绝对不会做暗中报复之举。当然,一旦退出盐协就没有重新加入的资格,这一点需要事先说明。」
即便他的态度十分诚挚,场间依然没人敢做那个第一人。
「本官在这里明确表态,无论谁想退出盐商协会,本官都不会事后追究,一切都由尔等自行抉择。」
薛淮亦不勉强,继而话锋一转道:「漕运衙门手握运河稽查丶航道调度之权,此乃朝廷法度赋予,正面硬撼非但徒劳,反易授人以柄,陷自身于险境。但是我们虽处被动,却非无还手之力。」
众人不禁满怀热切地望着他,齐声道:「厅尊请说。」
薛淮从容地说道:「眼下漕衙借规矩二字施压,你等不必硬顶其锋。乔丶沈丶徐等已被重点关照的几家商号,可暂时收缩运河货运,尤其是非盐货大宗运输。此举看似示弱退让,实则可减少被漕衙抓住把柄反覆刁难的机会,避免无谓损失和人员折辱,而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运河商运骤然少了这几家的大宗货物,于漕衙和漕帮而言亦非好事。」
乔望山附和道:「运河官船自有粮饷供养,而漕船靠的就是承运商货的利润。一旦这利润源头被掐断一大块,尤其是扬州段这等枢纽之地,最先坐不住的恐怕不是我们,而是那些靠运河吃饭的底层百姓和船主。」
「没错。」
薛淮正色道:「那些人收入锐减生计无着,他们的怨气会指向谁?是指向你们这些被逼无奈放弃运河商运的商贾,还是指向那些断了他们财路的漕衙官吏?」
黄德忠眼睛一亮,急促地说道:「厅尊的意思是借力打力,让对方内部生乱?」
薛淮颔首道:「漕衙和漕帮看似铁板一块,实则内部亦有派系,更有无数为生计奔波的普通人。蒋总督再强势,他也需考虑数万张嘴的吃饭问题。当我们让出部分运河份额,漕衙的强势却导致他们实际收益下降,这份压力自然会传回去。故此,盐协未被漕衙重点针对的商号,即日起也要减少租用漕船和漕帮运力的比例。」
此言一出,厅内顿时响起一阵轻微的吸气声。
薛淮的策略看似简单,却是一刀砍在漕衙的命脉上——既然双方逐渐势同水火,而漕衙又占据绝对的权力高点,那麽淮扬盐商便主动退让。
所谓惹不起但是躲得起,漕衙利用掌管运河的权力刻意刁难,商贾们只能尽量寻求其他成本更高的路径。
这样一来,盐协可以避免与漕衙发生正面冲突,转而变成双方比拼底蕴和财力,就看是盐协的成员们先扛不住高昂的成本支出,还是漕衙下面那些人难以克服生存的压力。
而这可能是这些大商人唯一的优势,尤其是像广泰号和德安号这样的大商号,他们除了积攒的银子之外,在其他任何方面都无法和漕衙抗衡。
大部分人都想通这一点,对薛淮无比敬佩,但是也有人担忧道:「厅尊,这会不会太激烈了?漕衙和漕帮若因此恼羞成怒……」
「激烈?」
薛淮目光如电,肃然道:「漕衙扣船封货污名构陷断你等生路,就不激烈了?诸位怕漕衙恼羞成怒,难道就不怕对方步步紧逼,最终让你们重新沦为砧板鱼肉任人宰割?」
那人立刻闭上嘴。
薛淮收回视线,放缓语气道:「至于漕帮,他们短时间内不会再有什麽动作,本官已经将桑世昌之子桑承泽放了回去,条件便是漕帮扬州分舵这两个月必须安分。他们若敢出尔反尔,本官就会派人将桑承泽再抓回来,再治他一个欺瞒官府挑动民怨的大罪。故此,只要你们能抗住压力坚定信心,局势远没有你们想像得那般可怕。」
这番话让众人吃了一颗定心丸,毕竟漕衙行事要讲法度和规矩,漕帮那些人却不会那麽老实,如今薛淮在他们头上悬了一把刀,这就能避免很多意外状况的发生。
「这次你们能否安稳度过难关,全看大家是否团结。」
薛淮环视众人,一字一句道:「暂时没有被针对的商号不能置身事外,这是盐协成立的意义所在。今日你帮了被打压的同行,明日若漕衙的刀落到你头上,自有他人为你分担!若有人此刻心存侥幸,以为退出盐协或阳奉阴违便可自保,那便是自绝于众人。漕衙为何要针对乔沈两家?无非是分化瓦解各个击破,诸位若心存侥幸,便是将自身置于万劫不复之地!」
黄德忠和王世林等人闻言,脸上顿时火辣辣的,方才心底那点小盘算被薛淮毫不留情地戳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