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01章 绝对控股(求月票推荐票求追订!)(1 / 2)

加入书签

第201章 绝对控股(求月票推荐票求追订!)

「对,商场如战场,不能给他任何喘息的机会。」

陈秉文继续说道,「公告收购继续推进的同时,准备第二套方案。」

方文山在电话那头道:「陈生请讲。」

「一旦我们持股超过45%,立刻以糖心资本和青州英坭新晋大股东的名义,发起召开临时股东大会的动议。」

「什麽内容的动议?」

「两条。」

陈秉文冷声说道,「第一,改组董事会,我们要拿到超过一半的席位。

第二,也是最重要的,提出一项****:授权公司增发新股,用于红磡鹤园街地块的开发和补充流动资金等费用。」

方文山立刻明白了其中的杀招。

「增发新股.如果我们作为大股东全额认购,李家成的股权就会被大幅稀释。」

「如果他跟投,就要拿出真金白银,进一步消耗他本已紧张的资金炼。

如果不跟,他的话语权会越来越小,直到出局。」

陈秉文平静的说道,「我们要逼他做选择,是断臂求生,还是被慢慢拖垮。

另外,增发新股的规模要计算好,既要达到显着稀释的效果,又不能过于激进引来监管不必要的关注。具体比例让财务团队精确测算。」

「明白。我会拿出一个让长实肉痛,但外界看来又符合公司发展需求的方案。」

方文山答道,「那和李家成本人那边的沟通?」

「先不必沟通。」陈秉文淡淡的回应道,「等动议正式提出来,他自然会来找我们。

那时,他才是需要做选择的一方。」

「好的,陈生。我这就去办。」

挂断电话,陈秉文靠回椅背。

增发新股是阳谋,李家成只有两条路,要麽跟,要麽不跟。

跟,他的资金炼不一定承受的住。

不跟,就趁势把他清出去。

青州英坭是他为陈记未来上市准备的壳,必须完全掌控,容不得半点掣肘和潜在的风险。

李家成这个变数,必须清除。

接下来的几天,市场清晰地感受到了糖心资本的决心和效率。

在溢价高达50%的现金收购要约面前,尤其是在最大竞争对手长江实业已然偃旗息鼓的背景下,中小股东和散户的抛售意愿极为强烈。

陈记的投资部处理这些股权过户手续的速度极快,资金结算毫不拖延。

每日收盘后,方文山都会准时汇报最新进展。

「陈生,持股达到43.1%。」

「陈生,44.5%了。」

每一个百分点的提升,都意味着向绝对控制权迈进一步,也意味着李家成手中的筹码正在相对贬值。

长江实业总部,主席办公室。

李家成将当日的股权变动简报扔在桌上,发出「啪」的一声轻响。

他脸色阴沉,目光锐利地扫过面前的洪小莲。

「他这是要赶尽杀绝,一点馀地都不留。」

他的声音压抑着一股难以掩饰的怒火。

连续多日的被动局面,让这位向来以沉稳着称的商人也感到了极大的压力。

洪小莲小心翼翼地汇报,「李生,糖心资本的持股眼看就要突破45%了。

他们投入这麽大代价,看起来.不像是仅仅满足于重要股东的地位,更像是要谋求绝对控股权。」

她的话,点破了李家成心中最坏的预感。

如果陈秉文的目标是绝对控股,那麽长江实业手中的青州英坭股份,意义就完全不同了。

从一个可以参与博弈丶施加影响的筹码,变成了纯粹的财务投资。

而在一个意图绝对控股的大股东面前,原有的平衡被彻底打破,小股东的意志和话语权将被极大削弱。

「绝对控股权」李家成重复了一句,大脑飞速思考。

市场的变化也印证了这一点。

由于糖心资本的溢价收购要约,青州英坭的股票在市场上变成了奇货可居的香饽饽。

机构和散户都在想方设法吸纳零星卖盘,指望能转手卖给糖心资本,赚取中间的差价。

长江实业如果想在这个时候减持,反而成了给市场送便宜,变相帮助糖心资本更快地完成收购。

「李生,」洪小莲轻声提醒,打破了沉默,「我们之前为了维持持股比例,买入的成本已经不低。

现在糖心资本开出这麽高的溢价.如果我们现在选择接受部分要约,反而能回笼一大笔资金。

这笔钱,对于缓解我们目前的资金压力,应对天水围项目,甚至……为可能到来的交易做准备,都至关重要。」

她的话说得很直白,但切中要害。

继续硬扛下去,看不到任何扭转局面的希望,只会被牢牢套死在这笔投资里,消耗宝贵的现金流。

断臂求生,虽然面上无光,但能换来真金白银,支撑其他更重要的战场。

李家成靠在椅背上,闭上眼,深吸了一口气。

商场博弈,有时退一步,是为了更好地前进。

死守一个注定要失去的阵地,是愚蠢的。

几分钟后,他睁开眼,眼神已经恢复了往常的冷静和决断。

「联系我们的经纪行,」他声音平稳地吩咐,「开始分批减持青州英坭的股份,通过二级市场,或者.直接看看糖心资本那边是否愿意协议承接一部分。

价格,就按他们公告的收购价执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