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2章 戏里戏外(1 / 2)

加入书签

第62章 戏里戏外

七月流火,天乾物燥。

崎岖山路上,一帮带着行囊丶背负匣筐的男女老少穿过错综复杂的山路迷林,走了一日功夫,直到天黑时才站在了黑石大寨门前。

游均子持着羽扇轻轻挥动消着暑热,身后则是站了几个赤脖光臂的汉子,见这行人来了,眼里纷纷有了喜色。

领山路的何二柱和白三文拱手道:「二当家,我们把徐班主给带来了。」

「辛苦你们了。」游均子点点头,上前来到这帮男女老少身前,看着领头那位身子有些发福的中年男子道:「阁下便是徐班主吧?有劳你们班子大老远的来山上了。」

徐班主笑眯眯的拱手道:「哎呦,二当家的不敢当。

咱们下九流的人就是混口饭吃的,承蒙贵寨看得起我们班子,肯给我们一口饭吃,那就是我们的恩人。」

游均子闻言不由笑着勾了下嘴,不愧是混行当的,这一口奉承话走到哪里都不会让人生怒。

「呵呵,我们寨子久居深山,几百口人也是日子乏味,故而特请了你们想看一看戏曲,也算个消遣。

今日你们初来山上,想必困顿劳累不堪。还是先好生休息一顿,我们寨子给你们留了酒菜,吃饱了再好好睡一晚,明日给我们寨子好好唱几出大戏。」

「哎呦,多谢二当家的关照。」徐班主嘴上应承,心中却计较着,这样的大寨打家劫舍的想必少不了金银财物。自己可以让班底下的人都用点心,讨好了这帮山匪,无论是人身安全,还是金银赏钱可都是少不了的!

他说了一堆买巧的话,跟着人进了寨子,带着一帮二十馀人出了入寨休息了。

等到第二日天光亮时,黑石寨的山民看着寨子中央的地方有一帮人忙碌的搭起高台,不由好奇的围观着。

有人上去一问,才知道原来是几位当家请来的戏子,给大伙儿唱细解闷的!

这麽一说,众大夥可都高兴起来了,在这样连吃都成问题的世道里,他们可没有什麽娱乐方式,能听曲唱戏听书,便是平民百姓最大的乐趣了。

于是下地干活的人都有了力气去,都等着晚上早点回寨里看戏呢。

而一些孩童也都好奇的围在台子旁,打量着戏台,叽叽喳喳的议论个不停。

等到了日落时分,往日里都在田中忙活到天黑摸瞎了才回来的寨民,今日出奇的早早回了家,生火做饭。

而此时戏台子也已经打好了,三尺之高的戏台,长约三丈,宽越两丈,面朝西向。

不少寨民都已经拿来自家的小木凳抢着坐在了前头。

而在最前头,则是两排空着的椅子。

第一排的椅子摆在了右侧角落,只有一张太师椅,倒是少有人注意着。

第二排则是十馀张椅子,是留给几位当家的。

等到日落黑山,戏台子两侧的灯火亮起时,几位当家的也来了。

徐班主看着摆在第一排的空椅,忍不住找了游均子道:「当家的,着这第一排的位子,不知是留给哪位贵人的?」

「呵呵,我们寨子信仰无相神,这位子自然是留给无相大人的!」游均子笑着解释了一句。

一听道涉及神鬼的事情,徐班主脸色微变,忙道:「罪过罪过,是小人愚钝,还望勿怪。」

「无碍,无相大人也颇喜看戏,曾和我说起过精通白骨戏。不知徐班主可知道?」游均子想起了过去无相曾和他下棋论诗时说起过的白骨戏,便问了出来。

「白骨戏?这倒是没听过。」徐班主思量了下,「小人去过蜀地丶江州和中原的申丶平二州。

巴蜀之地的戏调,汴梁腔我们班子都会一些。不知道今晚几位当家的想看些什麽戏?这里是曲目。」

他把一册红本的戏目递到了几人面前。

李义光嘿嘿笑道:「我可不懂这些,二弟三妹你们看着点几出吧。

说起来,也有十多年没看过戏了。」

赵冷香也道:「还是二哥点吧。」

游均子便拿起曲目,点了三个大戏,道:「就演一出这《七品芝麻官》,再来首《桃花庵》,最后再……」

说到这里,他突然顿了下,改口道:「最后再演一出《姚安杀妻》便罢了。」

几人听到最后这个都了下,徐班主也问道:「这出《姚安杀妻》有些吓人,且是蜀地传来的,只怕咱们这寨里没几人能听懂。」

「不碍事,你们只管演就是了。」游均子笑着从袖中取出一块碎金递给了他。

徐班主看到这金字两眼一晃,当即应道:「哎,好嘞。当家的放心,我定让他们好好唱!」

徐班主跑到了戏台后头准备去了,这时候阿六带着八个盲童少年也都来了坐在第一排的边侧。

阿六笑道:「山中烦闷,我带他们出来也听听曲儿。」

「既然请了戏来演,那便大众皆乐,自没什麽不妥当的。」游均子回了句,便坐下来静静的等着好戏开场了。

在他们后头,一众寨民有的端着碗就来候着了,也有孩童在大人身侧跑来窜去的,人声鼎沸,好不热闹。

一阵风吹来,摆在最前面角落里的那张椅子轻微的动了下,一直留意着的游均子和阿六看到后眼皮都抬了下。

没过多久,一炷香的功夫后,便听得台上突然敲响一声铜锣声。

「铛~」

徐班主扮作小厮模样,略微弯着腰,抹花了脸,手持铜锣敲了三下,台后伴随着敲板声一响,台下观众都安静了下来。

「各位父老乡亲,承蒙今夜捧场!

我们梅县戏园的花腔班子有幸给诸位唱一唱大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