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79(2 / 2)

加入书签

存疑。

李佾没注意他们家大哥的反应,自顾自倒杯茶润润嗓子,然后继续唉声叹气。

“大哥别怕,我是好人。虽然不知道大哥为什么不认识我,但是在我们那儿的大唐大哥的的确确是我大哥,我二哥叫李系,我三哥叫李倓。大哥也说了我和我哥长的像,我们俩是一个阿娘生的长的像很正常,模样差的太多才奇怪。”

※ 如?您?访?问?的?W?a?n?g?阯?F?a?b?u?页?不?是?í????μ?ω?€?n?②??????5?????????则?为????寨?佔?点

“没有猜错的话这里应该是天宝四五年的样子,我们那里已经是至德二载了,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去,要是拖的太久可能就赶不上大哥的登基大典了。”

“哦对,大哥记得防备安禄山,那老小子在天宝十四年的时候造反了。”

“大哥知道的,李林甫为巩固相位建议重用胡人将领,安禄山借此兼任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天宝十四年的时候那家伙联合史思明等人以讨伐杨国忠为名从范阳起兵,太上皇、不对、这会儿还是圣人,圣人胡乱指挥导致潼关失守,长安洛阳都落入叛军之手,圣人只能仓皇逃到蜀中避难。”

“圣驾到马嵬驿的时候发生兵变,杨贵妃被赐死,阿耶带着我们和圣驾分开北上灵武,然后在朔方军的拥护下登基,遥尊已经入蜀的圣人为太上皇。对了,杨贵妃入宫了吗?时间太久了我有点记不清。”

小家伙叭叭叭说个不停,根本不给他们家大哥插话的机会。

仙人朋友给他透露过很多将来的事情,他不确定这个大唐的走向是什么,但是接下来十几年应该不会差太多。

太远的将来说了也没用,仙人朋友给他透露的消息也没有亲身经历过的印象深刻,索性就把他从小到大见过的大事都告诉大哥。

这个大唐的他才这么点儿大,他从小到大的见闻正好是这些年发生的所有大事,没毛病。

十八岁的李俶到底不像三十岁那般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听到安禄山造反那里就捏碎了手里的杯子。

他知道安禄山,那人长袖善舞经常用厚礼贿赂往来官员,真金白银砸下去,在朝中的风评不是一般的好。

天宝元年圣上在平卢设置节度,第一任平卢节度使就是安禄山,前年他又接替裴宽任范阳节度使,同时河北采访、平卢军等使一一照旧。

有李林甫在朝中给他铺路,安禄山在圣上心里那是栋梁中的栋梁。

再好的人也没法讨所有人喜欢,能让满朝文武齐齐为他说好话不是因为他真的好,而是只有说他好话的声音才能传到圣上耳中。

安禄山会造反他不奇怪,但叛军攻破两京、圣上逃入蜀中避难……这怎么可能?

大唐再怎么积弊深重也还是大唐,圣上在位多年励精图治,怎么会沦落到那个地步?

李佾托着脸叹气,“我知道那些事情对大哥来说很难接受,毕竟直到出逃当天我都没反应过来,大唐怎么就到这个地步了呢?皇帝被叛军逼的仓皇出逃,叛军攻破两京烧杀抢掠,这怎么可能呢?”

没人能想到鲜花着锦的长安会变成叛军烧杀抢掠的场所,但是事情就是发生了。

已经发生的事情无可更改,但这儿的大唐离安禄山造反还远着呢,就算皇位上那位、咳咳、沉迷酒色越来越昏庸,有大哥这么靠谱的人提前准备也不至于像他们那里那样被打成丧家之犬。

说个好笑的,圣人太过信任安禄山,在安禄山造反的消息传到长安后他的第一反应是谣言,直到整个河北都落入叛军之手他仍然认为那是厌恶安禄山的人编造的假话。

好笑吧,哈哈,不好笑。

他说这话的意思是让大哥长点儿心别对圣人报太大希望,那已经不是开元年间励精图治的圣人了,脑子被酒色糊住之后的圣人已经可以打入昏君的行列,对他报希望就是对大唐百姓的不负责。

仙人朋友说过,但凡圣人早死二十年,凭功绩也能跻身千古一帝,可惜他寿命太长,愣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