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78 章 寡人何德何能,得到如此贤臣(1 / 2)

加入书签

第78章

俗话说世界上百分之九十九的财富都掌握在不到百分之一的人手上。

想要收拢全国所有的粮食,民众手里的只是小头,贵族手里的才是大头。

黎筝要问的,就是贵族手里的那些粮食,动不动?

这话不好问,她还得小心的组织语言,寻找由头。

“陛下,想要推行粮票,当务之急是建立详细的户口体系和人员登记书册,避免重要的粮食物资等被人冒领。”

这是黎筝跟众大臣们说过的话,现在拿出来跟嬴政再说一遍,君王果然欣然批准。

只要是能帮助“粮票”推行的,他都给予通行绿灯,大力支持。

男人懒散地垂耷着眼,视线在铺开于桌面上的那张舆图游走,颔首道:“书社一物还是商君变法,秦孝公在位时所建立的,如今过了这么些年,也是时候该更新一下了。”

黎筝见君王答应,循序渐进地道:“民众那头对“粮票”还没有什么认知,在更新户口和人员信息的时候,我们最好派人到乡间大力宣传这种政策对人民是有多么的有利,如此,才能在真正实行的时候,将阻碍降低到最小的程度。”

民众对政策的不理解,会增加推行的困难,黎筝怕就怕在这一点被有心人利用,煽动不理解此举的百姓成群结队的反对。

嬴政也明白这一点,他几乎是不假思索地同意了:“言之有理,等会儿寡人传命叫人照做!”

现在是只有君臣两人在场的密谈,传命还得再等上片刻。

黎筝点点头,深吸一口气,心道,该上正戏了。

收缴贵族粮食,换成粮票和别的物资,就是削藩。

而削藩的好处数不胜数,只要成功,那些手头没有半点食物,养不起私兵的贵族们便成了没有尖牙利爪的纸老虎,想造反,要跟君王唱反调,都没有半点底气,只能乖乖的向始皇大大嬴政低头。

如此一来,秦国境内太平安定,等到把六国全都攻打下来,也方便照葫芦画瓢的再度实施。

黎筝几乎能想象到当时的画面。

国家推出新政策了,诸位大人反正一个人也吃不掉那么多粮食,不如跟朝廷换别的等价或者价值更高的东西。

而且国家这边也能帮您把粮食分发给民众,让大家都有粮可吃。

什么?不肯上缴粮食?

我们又不是要抢,只是为了供养百姓,让民众填饱肚子,并且已经按照您的官位等级,给予您高于民众数倍的粮票,如果只是正常养些仆从用人,也是完全足够了。

都讲成这样了,居然还不把粮食交出来,大人该不会是想养私兵,想要造反吧?

就如同那个削藩最为经典的戏码——逼反!

死活不肯交粮的贵族们都是有反叛概率的逆臣,嬴政完全可以以违抗君令的理由出兵,在他们于暗中积攒到足够谋反的势力前,一举拿下。

手指点了点膝盖,黎

筝觉得到时候的真实情况,应该是小贵族们不敢反抗的上缴粮食,大贵族想要延续下来的只好乖乖上缴,有私心的就直接打杀。

等到打完六国,再将六国内剩余的贵族世家们打上五六年,等到扶苏上位之时,还哪儿来有什么项羽的四十万大军,刘邦的十万人马,早就被消灭于无形之中了。

那时的贵族手里没兵,百姓们拿到粮食一心向着大秦,项羽等十六路诸侯是准备拿头造反吗?

黎筝越想思路越清晰,觉得不论如何这贵族手里的粮食都该动。

于是便条理清晰,逻辑通顺的跟始皇大大如此这般的解释了一通。

听完这一系列的计划,嬴政面上的漫不经心一扫而空,他呼吸粗重,双眼瞪大,目光牢牢地盯在黎筝身上。

担心君王会因为袭承祖制的关系,拒绝收缴贵族手中的粮食,黎筝立时俯首道:“陛下,秦国是否要大刀阔斧的去施行这样的政策,黎曾有深思熟虑的思考过。”

“若是主弱臣强,江山破碎,此计策就万万不可施行,恐怕会引发臣子的不满和兵变,导致江山易主。”

“但若是掌控国家的人,是像您这样圣明又强大的君王,身周的臣子对您来说都只是起到辅助作用,国家处于君强臣弱的情况,那么此计就该大力推行。”

“过往给出的权利全部收缴回来,手中没有粮食和军队,您的臣子会像羔羊一样温顺,生不出任何谋反的野心。”

嬴政死死地抿着唇,仍旧是一言不发。

室内静得可怕,除了摇曳的烛火时而发出“噼啪”的声响外,只有两人交替起伏的呼吸声。

黎筝低着头,额角上满是汗水。

说出这等胆大包天的话语,她已是完全背离了所有的贵族,站到了嬴政、王室、国家的立场上,对所有的贵族们犯下了大不敬的不可饶恕之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