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章 归园田居(其一)(1 / 2)

加入书签

画面中的陶渊明,脱下官服,解下官印,飘然离去。

【“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逃离官场的生活后,陶渊明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畅快。】

天幕一转,只见换上了葛布衣衫的陶渊明一路沿着落英缤纷的小径登上山坡,只听得一声长啸,便有说不尽的肆意酣畅。

画面再变,陶渊明在溪流边上又是吟诗,又是钓鱼,好生快活,尽显风流。

朗空星垂,天幕如缟素一般的光华落在苏轼的身上,他的眼睛始终没有离开天幕。

“陶公这一去,算是彻底放下了。”

看到自己的偶像终于过上了想要的生活,苏轼欣慰地捋了捋胡须。

东汉

“孔明先生……”刘备忍不住打破了诸葛亮的沉思,生怕天幕用美好的田园生活把诸葛亮拐跑了。

诸葛亮回神,仔细打量对面端坐的刘备。

这位戎马半生的老革此刻却颇为忐忑,虽然他的身躯依旧伟岸,腰背依然挺直,但是越来越多的皱纹爬上了他的额头,头发也愈发斑白,这些无疑都在证明,刘备已经不再年轻了。

与其他逐鹿天下的诸侯相比,打了半辈子仗的刘备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势单力薄,驻扎在新野县,没地没兵没粮,虽然麾下有诸多猛将,但看起来翻不起什么大浪,不是什么明主。

但是刘备是一个真正的仁德之君,正所谓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他相信刘备和他的志向是一致的。

虽然躬耕的田园生活很美好。

然而……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乱世之局岂能独善其身?

想到这,诸葛亮从容一笑,不慢不急地说道:“将军请看,自从董卓作乱以来,英雄豪杰乘势而起……”

刘备的眼睛越来越亮,对眼下的局势豁然开朗。听着诸葛亮的阐述,一个能够“兴复汉室”的战略在刘备的眼前徐徐拉开了帷幕。

【由于心情实在畅快,陶渊明只觉得生活明朗,万物可爱。畅快到什么地步?他一口气写了六首《归园田居》。】

天幕一一把《归园田居》六首诗列了出来。

【除了描写美丽的田园风光外,还写了很多田园的相关生活,比如田间耕作和乡里乡亲的交往】

音乐适时变得欢快,画面里出现了一派和美的田园风光,升起袅袅炊烟的村落,野花为路的小道,蜿蜒田间的小溪,农人们身处其中,或田间劳作,或互话家常。

“陶翁啊,你家田里的桑麻种的怎么样?”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者,拄着拐杖在田埂上笑眯眯地问道。

两家的田挨在了一块,只不过对比鲜明,一边欣欣向荣,一边杂草丛生。

“哎……种的不太好,杂草忒多。”陶渊明有些羞愧,唉声叹气地回应。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可见陶渊明在农活上并不精通。但是陶渊明不改其乐,每天都“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只见天幕里的陶渊明扛着锄头,天还没亮出了门。直到晚上,月亮出来了他才回家。

没有想到天幕直接把自己未来不善农活的事抖落干净,年少的陶渊明脸一下子变得通红,热气从头蔓延到脚,恨不得在地上挖个洞把自己埋进去。

未经历过社会毒打的他此时还是有些骄傲在的。

太过分了……未来的自己怎么连这种事情都要写诗啊,写诗也就算了,还被人当众念出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