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七十一章(1 / 2)

加入书签

勤政殿内,萧云辞将情况秉明后,皇上手中端着茶碗,默默地看着他,面上带着些许慈爱之色,没有回应萧云辞花了好几日终于筹备好的兵部军机要务,反而问道。

“太子这几日不眠不休,身子可好。”

“回禀父皇,儿臣一切都好。”萧云辞声音略显浅淡。

“你辛苦,只是你如今这些准备,恐怕有些滞后。”皇上缓缓叹了口气,“听闻鞑靼已经集结军队往南来了。”

萧云辞眼神缓缓一变,有些意外。

这意外并不是佯装,而是有八分真实。

此事他今日清晨才收到线报,他安排的线人已相当接近鞑靼皇族中心,消息是最快的,按照往常的速度,他收到消息过去两三日,做好安排之后,父皇才会得知此事,如今却几乎与自己同一时间……

其中定然有蹊跷。

萧云辞已大概猜出究竟,却佯装惊愕问,“怎会如此,父皇哪里来的消息?可靠吗?”

“自然是可靠的。”皇上却没有正面回答萧云辞的问题,反而带着几分责备,“太子怎么也不安插些线人在鞑靼,这么大的事情,也不提前做些准备。”

“是儿臣失误。”萧云辞立刻道,“如今战乱再起,线人危险,难以为继,儿臣会继续想办法。”

皇上蹙眉,缓缓点了点头,似乎依旧有些不满,“行了,接下来的事情你多操点心,朕如今可信之人不多了,皇儿,你可要好好担起重任。”

“是。”萧云辞垂眸,眼眸冷淡。

出了勤政殿,萧云辞朝邓吾使了个眼色,邓吾立刻去办,一个时辰之后,邓吾带着消息来到兵部无人处,小声朝萧云辞道,“勤政殿的小六子说,正是徐公公见过皇上,除此之外便没旁的人了。”

萧云辞眼眸冷厉,他从袖口拿出一块油纸包的玩意儿,递给邓吾。

“开始吧。”

邓吾了然,接过那东西,应声道,“是。”

他忽然想到自己前几日打扰了殿下与太子妃的亲昵,惹得殿下不快,立刻补充了一句,“奴才一定将事情办的又快又好。”

“……”萧云辞眯眼扫了他一眼,邓吾后脖颈一凉,赶紧转身离开。

……

萧云辞一走便是半个月的功夫,温凝也不清楚他究竟哪一日回来,一开始每晚都会做些心理准备,到了后来,温凝几乎便不做心理准备了。

她每日生活极为规律——到点便躺下睡觉,早晨一大早便早起练剑。

练剑洗沐后便会看账册,安排一些琐事,然后便带着礼物出门参加宴席,若是无事,便带着些小礼物去钱夫人府上。

钱尚书这段日子也不在府上,钱夫人也无聊的紧,若是没有其他事,便主动来找温凝。

一来一去的,好几趟,温凝与钱夫人已经感情甚笃,温凝也将京城各户的情况摸了个大概。

她每日睡前,都会将那些消息整理出来,准备等

萧云辞回来,一道给他看。

这一日,温凝在钱夫人那儿与人闲聊,半晌过去,才有一位迟到的妇人笑着走进钱尚书府,一面笑着一面说,“抱歉来晚了,今日去齐国公府道贺去了。”

钱夫人不由得笑道,“什么大事,值得你亲自去?”

“自然是世子妃喜脉之事。”那妇人笑着说,“太医已经诊断,如今已经两个月余,脉象很稳……齐国公高兴疯了。”

温凝一愣,有些回不过神来。

齐国公府……世子妃,喜脉,两个月余。

那便是周明燕大婚之日便怀上了。

温凝忽然笑了笑,心中有些起伏,却并不难过。

钱夫人看了一眼温凝,见她面露笑意,笑意却有些复杂,心中略有几分唏嘘。

人多口杂,钱夫人并没有多说,等到众人都离开,钱夫人才开口道,“之前世子妃的往事可以说是京城人尽皆知,如今那世子妃怀上了,又免不得将您与他们做比较,太子妃殿下千万不要伤心子嗣,这些东西要看缘分,该来的总会来。”

温凝心中一暖,笑着说,“我不在意这些。”

“那不行,还是要在意的,让太子殿下多努力。”钱夫人语重心长的拍了拍她的肩膀,“时辰短些没关系,次数多些比较要紧。”

温凝混迹于夫人圈子里这么多日,这些话听多了,一瞬间便懂了钱夫人的意思,脸不禁泛起淡淡的红来,小声道,“这些……随意就是。”

钱夫人见她如此,放下心来,“有些话,我也不知当讲不当讲,太子妃殿下为人良善,一看便是重情之人,您与那齐世子的婚约,也是人尽皆知,方才听闻那消息,我还以为殿下您会因此而神伤片刻。”

温凝笑着摇摇头,淡淡说,“倒不至于神伤,祝福他便是。”

“太子妃心怀宽广,着实令人敬佩。”钱夫人见她不在意,便笑道,“说起来,世子爷也算是运气不错,也多亏了他心地良善,当初冒着大不违求皇上不让您去和亲,后来,齐国公府才能因此得到皇上的赏赐。”

温凝从她的话语中捕捉到一丝微妙的怪异,不由得心中一紧,追问道,“皇上的什么赏赐?”

“太子妃竟不知?”钱夫人有些意外。

“我只知道大概。”温凝皱眉道,心中有些古怪的预感,仿佛有什么东西呼之欲出,“钱夫人,您可否与我说细致一些?朝堂之事,我了解的不多。”

钱夫人一口答应,立刻与她细说。

“齐国公府子嗣单薄,人丁不旺,一直在走下坡路,那齐世子看似光鲜,日后将承袭爵位,实际上仕途难走,难以为继。”钱夫人将一切看得透彻,“若是要齐国公府维持荣光,便只有齐微明齐世子以个人之力在朝廷有一席之地,这齐国公府才不会变成空壳一副,日渐没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