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98 章 少民(1 / 2)

加入书签

次日,姜海蓝参加了同学的婚礼。

是酒店婚礼。

她和几个大学同学坐了一桌。

婚礼现场以蓝白色的鲜花装饰,搭配顶上垂下的各种形状的吊灯,看起来很浪漫。

姜海蓝开了直播,让另一个世界的人们看他们这个世界的婚礼。

穿黑西装的新郎,穿白纱裙的新娘,两人在亲朋好友的见证下,回忆恋爱的过程,对彼此表示愿意一起牵手走下去。

父母和好友在婚礼上发言,对这对新人表示祝福。

姜海蓝看着台上的新人,只觉眼睛有些酸涩。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曾经关系挺好的朋友,大学毕业之后就各奔东西,不在一个省,便难得见面。

如果再不巧一点,大学毕业之后就再也不会碰上。

这次姜海蓝来参加婚礼,或许是她们此生的最后一次见面了。

她没有对着直播间的观众们说什么,她的心情略微复杂。

不只是新娘啊,和同桌的同学们又何尝不是呢?

也许以后大家都不会再有机会坐在一起吃饭了。

“每次参加婚礼都挺感动的,”同桌的一位女青年说:“或许是因为仪式感?”

“因为听了他们的恋爱故事?”另一个女青年扬眉。

一个男青年感慨道,“听自己不知道的恋爱故事是挺感动的,如果听自己熟悉的恋爱故事,就有点尴尬。”

“你这是有尴尬的毛病吧。”

当换了裙子的新娘和新郎一桌一桌来敬酒时,新娘为新郎介绍这一桌的客人都是她的大学同学,新郎说感谢大家这么远前来参加婚礼,并说招待不周请大家见谅。

“没事没事,你们忙,我们自己玩。”

“新婚快乐!”

“祝你们新婚快乐!”

同学们笑着送上祝福。

酒杯依次相碰,发出清脆的声音。

——

天幕下的人们自然是不知道姜海蓝那点伤春悲秋的心情,他们看热闹一般看着天幕上那场的婚礼。

他们从来没有看过这种仪式的婚礼。

莫非是后世的风俗?

不过大家看多了后世的东西,被冲击得够多了,对这场婚礼也接受良好。

不就是新娘没有穿嫁衣,而是穿着又大又蓬的白纱裙吗?

不就是新娘的父亲牵着新娘的手,把她的手递到新郎手中吗?

不就是新郎和新娘当着所有参加婚礼的宾客回忆他们相爱的过程,说他们是怎么走到今天的,并表示会一直爱对方、尊重对方、与对方相伴到老吗?

不就是新娘新郎当众交换……戒指,然后亲……亲……亲……

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后……后世的人还挺胆大的!”一个红着脸的青年右手举起,对着自己的脸扇风降温。

“虽然……嗯…

…”一个青年眨眨眼睛,“整体仪式还是挺不错的,成亲嘛。”()

“嗯,也没有人规定婚礼必须得是什么样,仪式、风俗都因人而异。”同行的青年笑道。所谓风俗也是人定的。

⒒泠水七弦提醒您《给古人直播从重婚案庭审开始》第一时间在[]更新,记住[()]⒒『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另一个长着娃娃脸的青年笑道,“只是那些老古董又要闹了。”

“谁管他们啊?”

“就是,有本事他们去天上那个国家闹。”

“他们要是真去了天幕上那个国家,未必敢闹。”

另一处的年轻女孩们也在讨论着。

一个杏眼姑娘双手十指交叉,目光闪闪地望着天幕,“哇塞,那件裙子还挺好看的!我就说嘛,裙子就是要大,越大越好看!”

一个圆脸姑娘表示,“越贵重越好看吧。”

“你们怎么这么俗,衣服不是看颜色搭配、看设计、看剪裁吗?”同座的桃花眼姑娘默默地翻了个白眼。

一个手里端着茶杯的姑娘突然说:“当众讲两位新人是怎么认识并决定结婚的,后世的人果然是婚姻自由啊。”

这话让其他姑娘沉默了。

片刻后有人打破了氛围,“他们为什么要戴那个,戒指?那个圈是叫戒指吧?”

一个姑娘笑道,“我总觉得那是商家的阴谋。”

诶?

大多数人都对其他地区的不同风俗接受良好。

——因为只是看着别人这样结婚,又不是自己要这样办婚礼。

不过有正在给家中晚辈筹备婚礼的女主人看着婚礼现场的那些鲜花,想着要不也让人去摘些红梅来装饰礼堂。

也有人盘算着怎么把戒指生意做起来。

——

参加完婚礼,姜海蓝向新娘和同学们道别,从襄州高铁站乘车前往昆州。

又从昆州转车去她外婆家所在的县城。

她到达目的地时已经是次日早上七八点钟,元旦假期的第二天。

姜海蓝跟两位老人家问了好,把从昆州买的礼品给了老人家,又让老人家不用给她准备早餐。

“我想补个觉,吃午饭的时候你们再叫我吧。”

她外婆看着她的黑眼圈,点头,“行,房间给你准备好了,你先去睡一觉。”

姜海蓝便拎着包去了客房。

下午三点多。

姜海蓝站在门口伸了个懒腰,和她外公外婆说了一声,将一辆自行车从院子里推到了马路上。

老太太笑容慈祥,“小心一点啊。”

姜海蓝摆摆手,“您放心,我可是车龄二十年的老司机。”

老太太无语,你小时候刚骑单车的时候摔屁股疼,嚷着再也不要学车的事你忘了?

她嘱咐道:“早点回来,别玩忘记了,晚上我给你煮米线。”

姜海蓝眼睛一亮,立即答道,“好的好的,我要吃中辣!”过桥米线微辣不够味。

老太太笑着点头,“给你加干笋子。”

邻居家一位中年妇

() 女听到了熟悉的声音,抱着小女孩从屋里走了出来。

她很是惊讶,“海蓝?你什么时候来的?”

“今天早上。”姜海蓝笑眯眯地叫了一声“舅妈”,又向小女孩打招呼。

小女孩害羞得扭头把脸埋她妈妈肩膀上。

中年妇女拍了拍小女孩的背,“叫海蓝姐姐。”

小女孩便转过头叫了声“海蓝姐姐”,又把脸埋妈妈颈窝里。

中年妇女无奈一笑,她看向姜海蓝推着的自行车,问,“你是要去哪儿?”

姜海蓝回答:“去街上逛逛。”

中年妇女想了想,“哦,今天赶集。那你回来了来我家玩。”

姜海蓝点点头,“好的,舅妈,那我先走了。”

这个小县城位于山脚下,沿河而建。

河两旁的建筑风格与其他城市看起来倒是差别不大。

不过会遇到穿少数民族服饰的当地人。

姜海蓝骑着自行车行走在街道上,刚离开外婆家时碰到了几个认识的人,她特地放慢了速度跟人打招呼。

骑了一段距离后,骑到了集市外边。

她下车,将自行车锁好,慢悠悠地开启直播,晃了进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