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895章 读书如同越关山,一步一台阶(2 / 2)

加入书签

「有什麽问题吗?」张居正看大家都不说话,有些疑惑的问道。

「没有问题!」沈鲤摆手说道:「我赞同!」

「某输得不冤啊。」王崇古又又又一次服气了,当初也不知道是不是膨胀了,居然跟这种人斗!

张居正狠起来,是真的可以跳出君君臣臣丶传统儒学的框架之外去思考问题,这是王崇古做不到的。

思维定式是极其可怕的禁锢,一个人做事全都是思维定式。

人的认知指导人的一切行为,但张居正似乎没什麽思维定式。

四夷不征自服,九边不战而安,是儒学文化里柔远人极其重要的文化内涵,主张王化丶王道,不主张霸道,但张居正从来不是一个眼里只有王道的人。

朱翊钧看了一圈,看到阁臣们不反对,才笑着说道:「大明好好说话的时候,费利佩不听,那就用蛮夷能听得懂的方式吧,朕来做这件事,明日朕召见法兰西的使者,同样他也是大光明教的主教之一。」

「这件事,朕来推动。」

张学颜没有任何痕迹的看了眼张居正和皇帝,确定在张居正提到之前,陛下其实也想到了这个办法,输出战争,而且陛下心里,甚至已经有了如何挑起战争的预案。

只不过没人说,陛下会悄悄的做;

有人说,陛下会明目张胆的去做。

叶向高作为中书舍人,起居注上,空白一片,就记录到了大明不必超发宝钞,就彻底停下了记录,但他没有去入厕,而是坐在一旁旁听,这些话不方便记,但方便学。

狠毒吗?叶向高认为一点都不,在他眼里,蛮夷都是群虫豸,对付虫豸,自然要重拳出击。

谁拦着大明做买卖,谁阻拦自由贸易,谁就是大明的敌人!

「诸位不必担心,不会导致大明道德滑落,顶多就是朕个人,比较关切大光明教的危机就是了。」朱翊钧看得出朝臣们在担心什麽,道德滑落。

大明认为高道德是一种优势。

的确是优势,要不然司马家也不会被骂几千年了。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曹髦知道司马昭篡位的野心,决定玉碎九重,带领亲卫冲出了王宫,被太子舍人成济所杀,成济抽戈犯跸,刃出帝背,曹髦当场身死。

在曹髦被杀十二天后,天下议论纷纷,司马昭不得已,杀了成济,夷了成济三族。

成济兄弟得知消息后,光着膀子爬上了屋顶,对着围观的百姓,把司马家的丑事,全都讲了出来!

长安的百姓这才知道了,是贾充下的命令,成济只是执行,而且贾充是得到了司马昭的指示。

抓捕成济的军兵,只好把成济兄弟二人射杀在了屋顶。

成济被夷三族,但下命令的贾充,却得以保全,可是这个贾充作为宰相,不被任何人尊重。

有个叫庾纯的郎中令,和贾充喝酒喝急眼了,当着贾充的面儿说:贾充!天下凶凶,由尔一人。

贾充当场破防,要跟庾纯打架,因为左右拦着,才没有成。

贾充作为大都督征讨吴国,攻灭了吴国,吴国皇帝孙皓被俘,成为了归命侯。

有一次贾充说孙皓在吴国暴行累累,说他做亡国之君就是因为挖人眼睛,剥人面皮,活该亡国。

孙皓嗤笑的反驳贾充:有做为臣子却弑杀他的国君,以及奸险狡诈不忠的人,就对他用这种刑罚。

贾充被反驳的哑口无言,因为根本没法回答,他但凡是多说一句,孙皓就会说:司马昭弑君,你贾充作为司马家的宰相丶征讨吴国的大都督,杀曹髦也是杀,杀司马炎也是杀。

贾充死后,以他的文治武功,灭东吴丶三家归晋的赫赫战功,无论如何该得到一个美谥,但是没有,礼官议谥曰『荒』。

司马家自然不同意,争执了很久,最后给了贾充一个武的谥号。

高道德对外是一种劣势,但对内是一种优势,连孙皓这种亡国之君,面对贾充的时候,都能站在道德的制高点指指点点。

贾充还不能报复,他已经杀了曹魏的皇帝,再杀一个东吴皇帝,司马炎恐怕要担心,自己被贾充所杀了。

贾充没有那麽做,但是他的女儿贾南风做了皇后,把西晋祸祸没了。

朱翊钧对阁臣们承诺,这件事他来做,不会造成大明的道德危机,大明没有输出战争,《万历起居注》为证!

万历十七年西花厅议事,只说了大明发行宝钞应对。

次日清晨,在大明阁臣的陪同下,朱翊钧在莫愁湖行宫接见了来自法兰西的大主教,若昂·德·洛林。

「尊贵的大明皇帝,富有智慧的先知,来自遥远泰西的信使,竭诚拜见陛下,愿智慧永远与陛下为伴,卑微的仆从,带来了大牧首的问候,感谢先知的赐福,大光明教一切顺利。」若昂恭敬见礼后,诉说了这次来的目的,朝圣。

英西战争打的再热闹,对于宗教而言,朝圣才是最重要的。

因为陛下是个世俗的君王,若昂没有从松江府跪行到应天府,已经非常不虔诚了。

若昂真的问过,松江巡抚李乐十分明确的告诉若昂,若是跪行,恐怕陛下会驱逐若昂。

「卑微的仆从,恳请先知指点疑惑,我们打算选择凤凰,做为我们的教徽,但大光明教的圣火使和主教们,进行了多次的商量,无法确定它的图案,还请先知为我们解惑。」若昂恳请皇帝赐予教徽。

大明没有普遍的徽章文化,但是在泰西却非常的广泛,一个精美的徽章,能够吸引更多的信徒。

「好说。」朱翊钧示意冯保将礼部呈送的方案,交给了若昂。

这是礼部听说法兰西使者诉求后,用了两天时间设计出来的,除了徽章之外,还有配套的泰西饰品设计。

一个艺术化的火凤凰,振翅高飞,而火凤凰的背后,是伏羲八卦,代表着大光明教的第一个智慧化身就是伏羲。

「走的时候,可以带走一些凤凰旗和胸针丶镜盒丶吊坠等。」朱翊钧笑着说道,堂堂大明皇帝,在面见外使的时候,总是自然而然的谈到生意,大明朝臣们也都习惯了陛下这种风格。

赚钱嘛,不寒碜。

这些饰品都是皇庄精心设计的,价格极其昂贵,朱翊钧就很喜欢其中的一种饰品,是一个玉石胸针,这枚胸针是王皇后设计的,还亲手做了一枚。

朱翊钧是非常佩服王皇后在艺术上的天分,无论是音乐还是珠宝首饰,一点就通。

朱翊钧对这些一窍不通。

罗马教廷四处兜售圣水,朱翊钧则是兜售圣器,在这方面谁也别说谁,都是用宗教去赚钱。

「感谢先知的赐福!」若昂欣喜若狂,天朝上国的审美,是真的高级!

对于大光明教而言,只要大明这个圣地还在,大光明教就永远可以浴火重生,薪火不灭,而大光明教把传教行为,叫做传火。

之所以定凤凰为教徽丶浴火重生丶传火这些叫法,完全是因为大明是火德。

马丽昂在制定教规的时候,是非常严谨的,绝非极乐教那种草台班子,毕竟泰西搞宗教搞了那麽多年,在这方面,非常专业,也有很多专业人才。

叶向高奋笔疾书,大明得到了银子,大光明教信徒得到了赐福这种情绪价值,多麽划算的买卖!

朱翊钧有些担心的说道:「朕听说,朕给大牧首的十艘五桅过洋船,给大牧首带来了许多的麻烦?」

若昂再拜说道:「先知的目光穿过了广袤的大海,看到了大光明教的困境,就像是智慧源于天地,而富有智慧的先知,看到了我们正在遭受的劫难。」

「先知曾说过,好运隐藏在不幸之中,而不幸总是伴随好运前来,我们遭受的一切苦难,都是获得智慧必须要走过的路。」

若昂说的是大明标准的拉丁文,而且是大明礼部加了几个字母,发音更加准确丶含义更加清楚的拉丁文。

大明礼部帮拉丁文修改了很多使用上的逻辑错谬,让拉丁文更加精准。

朱翊钧想了半天,其实原句应该是: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伏,福祸相依,是对立且统一的关系。

上一次马丽昂来到大明,朱翊钧告诫她不要在成功后变得自满,确实说了这麽一句。

「费利佩二世不允许这十艘五桅过洋船通过麦哲伦海峡,据说在麦哲伦海峡逗留了将近三个月的时间,你们是怎麽解决这个问题的?」朱翊钧询问起了被为难的细节。

交付法兰西的十艘五桅过洋船,属于自由骑士团,费利佩不准这些船通行麦哲伦海峡,他不允许其他国家获得五桅过洋船,这种足以改变战局的武器。

「驻守麦哲伦海峡的西班牙海军,也有自己的私欲,只要给一些报酬,他们就乐意放行了,事后告诉费利佩,我们绕行了更南面的死亡风暴海峡。」若昂一语道破。

没什麽太大的玄机,就是贿赂。

费利佩的命令当然重要,但眼前的黄金和白银,同样动人。

只要在汇报的时候,给一个能够交代的理由就是,费利佩二世又不可能亲自驾五桅过洋船去尝试,验证是否真的可以通过。

「原来如此。」朱翊钧笑了下,马尔库斯还担心费利佩报复,关闭麦哲伦海峡,但他的海军,似乎有自己的想法。

大明最远也就把水师布置在了旧港总督府,再远,朱翊钧不会派水师驻扎了,万士和谈到过这个问题,殖民者不可避免的本地化。

「但朕觉得尔等,还是要小心些费利佩二世,作为罗马教廷的护教者,他很有可能对大光明教不利,就像他对新教那样。」朱翊钧看似小心提醒,实则暗藏祸心。

天主教和新教已经势如水火了,宗教裁判所在尼德兰做的孽,多数都是以烧死异端为名义。

「之前,大光明教没有遭受到新教的待遇,完全是因为大光明教过于弱小了,现在大光明教已经发展壮大,教廷怎麽可能坐视不理呢?」

「就像福与祸一样,安与危也是对立且统一,一定要居安思危。」朱翊钧的话充满了蛊惑性。

「先知!在仆从出发前的一个月,有两名大光明教的牧师和新教的牧师,被烧死在了罗马鲜花广场之上!该死的骗子,把我们的牧师欺骗到了义大利传教,趁机逮捕了他们!」若昂愤怒无比的控诉着教廷的暴行。

异端比异教徒更可恨!异教徒是信了伪神的可怜人,而异端是背叛者。

这一次启动罗马鲜花广场的火刑柱,主要是为了对付新教,大光明教的牧师是顺带。

「局势已经如此糟糕了吗?」朱翊钧颇为担忧的说道:「可惜,大明距离泰西实在是太远了,朕帮不了你们什麽,朕这里有一本翻译成拉丁文的《斗争卷》,你带回去,希望能给你们提供一点点的帮助。」

朱翊钧示意冯保拿来了翻译好的斗争卷。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