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960章 不让反腐就平叛(1 / 2)

加入书签

第960章 不让反腐就平叛

大将军来反腐,这件事对于整个大明而言,都是一件怪事,反腐和大将军府这几个字,天南海北,突然有了联系,这让京师的士大夫们议论纷纷,有了很多的猜测。

当徐成楚带领缇骑出京前往湖广稽查京广驰道窝案的时候,所有人都知道,反腐司这第一案,势必要马到功成,为了防止失败,为了防止可能存在的对抗调查,甚至连大将军都请出来了。

不让反腐就平叛,这就是陛下的决心。

「这群士大夫真的是咸吃萝卜淡操心,反腐司的刀,根本砍不到他们头上。」黎牙实对着身边的沙阿买买提,笑呵呵的说道。

泰西特使离京后,黎牙实终于摆脱了向倭国走私硝石的嫌疑,他现在只有一个身份,大明礼部通事,他已经没有西班牙遣大明特使的身份了,这日子久了,他变成了个地地道道的大明人。

这闲暇之馀,他最喜欢和沙阿买买提一起到前门楼子听评书,他不是很喜欢逛青楼,那些个清倌们根本看不起他,即便他是朝廷命官,可他不会吟诗作对,还扣扣索索不肯撒银子,自然没人理他了。

「莫谈国事。」沙阿买买提可不想跟黎牙实讨论国朝大事,有点危险。

黎牙实喜欢针砭时事,给各种杂报供稿,甚至还充当着『友邦惊诧』的纠错力量。

沙阿买买提作为贵族,他不缺这点银子,阿克巴依旧每年给他五万银,让他维护蒙兀儿国和大明的关系,这五万银,全都被他自己花了。

黎牙实被这一句堵得一口茶水差点呛了,他连连摆手说道:「你也太小心了。」

「你翻译泰西算学着作有功,陛下圣眷正隆,自然不怕,我可没你身上的功德护身,我可不敢胡说,慎言,慎言。」沙阿买买提一摊手,这是他胆子小?

他要有黎牙实的本事,能赚到圣眷,能在北镇抚司开单间,他也担任友邦惊诧的职能!这不是没本事吗?

圣眷这种东西,多少银子都买不到。

黎牙实叹了口气,沙阿买买提显然不想跟黎牙实讨论国朝大策,黎牙实那一肚子话没地方说。

关于反腐司设立,起初大明士大夫都是轻蔑一笑,左一句权力斗争,右一句不过内斗而已,可当反腐司靠上了大将军府这棵大树,第一案就奔着湖广去了,士大夫们笑不出来了。

反腐司真的要反腐!要对盘根错节的利益集体痛下杀手,甚至连张党都不能幸免。

真反腐了,士大夫又不高兴。

黎牙实靠在椅背上,看着数十个交头接耳的士大夫,低声说道:「这些个士大夫们,手里那点权力,能换几两银子?反腐也是有成本的,他们折腾那点银子,连素衣御史都懒得看一眼,说句难听话,他们连做指标都不够格。」

黎牙实这个人,憋不住,他要是能憋的住,就不会编排大明笑话了。

沙阿买买提也不说话,就当没听到,不过黎牙实说的很对,反腐司杀的是老虎,动的最起码都是五品以上官员,这些个士大夫有些连个官身都没有,连成为为虎作伥的伥鬼都不够格,确实没资格成为指标。

黎牙实继续说道:「这里面最怪的其实是大将军府,这趟浑水,戚帅居然肯掺和,让人意外。」

「额,确实,大将军参与其中,只有弊,没有利。」沙阿买买提终于搭腔,他侧着头说道:「黎牙实,你说是不是陛下和大将军之间有了间隙,大将军如此自污以求自保?」

沙阿买买提提到了一个坊间传闻,这就完全说得通了。

戚继光功高震主,皇帝心生忌惮,戚继光为了不让皇帝疑心,总督反腐大事,得罪天下百官,做个完全的独臣,这样一来,皇帝自然不用担心大将军谋反了。

「你为何会这样想?」黎牙实讶异的看着沙阿买买提问道。

合理归合理,但一点都不合情,别人不知道,黎牙实很清楚,陛下可是大将军府的黄公子。

沙阿买买提十分肯定的说道:「评书上都这麽讲啊!而且大明的读书人也都这麽猜测。」

「汉室江山,代有忠良。」黎牙实嘴角抽动了下,大丈夫做事的道理,就是讲给人听,也是白讲。

张新河,贵为把总,遇到有人落水,依旧奋不顾身,明知脱力,依旧给母亲磕了个头再下水救人,这就是大丈夫,你问他为何要这麽做,没读过多少书的张新河,也说不出舍生取义,取义成仁这样的大道理,但张新河还是这麽做了。

戚继光百战百胜,但被朝廷排挤,打个仗灭个倭,还要戴罪立功,到了北方,更是被视为多馀无用之物,几多蹉跎,但戚继光无怨无悔,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就是戚继光一生的追求和真实写照。

「你的意思是,大将军和陛下没有间隙?」沙阿买买提倒是听懂了这句话,笑着说道:「这就好,这就好,我就是个小偷,靠着大明要和蒙兀儿国做生意,偷得后半生的安宁。」

沙阿买买提相信黎牙实的判断,因为黎牙实的信息面更广,比前门楼子士大夫获得的消息,更加准确。

汉室江山,代有忠良去守护,才有了国泰民安,他沙阿买买提一个番夷,能窃居其间,享受太平,自然是不希望皇帝和大将军如同猜测那样,有了间隙。

沙阿买买提既然打开了话匣子,也不再说莫谈国事了,兴致勃勃的说道:「这些个士大夫们,身在福中不知福啊。」

「反腐司新设,这些士大夫们讲,又是一场反腐表演,通过对万民表演反腐,来平息万民对暴政的反对情绪,让贪官污吏,背负万般罪孽。」

「皇帝呢,通过反腐,清除那些威胁皇权之人。」

「在他们眼里,老百姓都是愚昧不堪,不懂朝局,但凡是死个大官,百姓一定会拍手叫好!」

「我看不然,老百姓虽然见识短浅了些,但是他们不是不明白道理,谁对他们好,谁对他们差,如人饮水冷暖自知,那王崇古是个大贪官,人人皆知,可他也是匠人心里的水火神之一。」

「其实大明老百姓对贪腐是有些忍耐限度的,贪一点不怕,你得能做事,做成事。」

「反正做官的都贪,谁贪不是贪呢?老百姓巴不得多几个王崇古这样的贪官能臣。」

沙阿买买提站在了民间的立场,阐述了他这段时间的所见所闻,黎牙实可能要写社论,才会到这前门楼子采风,沙阿买买提也没有藏着掖着,把自己知道的都告诉了黎牙实。

大明士大夫这个群体有点过于清贵了,和百姓的认知有巨大的割裂,这种割裂在反腐司这事儿上,体现的最为明显。

沙阿买买提认为,觉得百姓蠢,觉得百姓分不清楚好坏,那才是真的蠢。

黎牙实确实要写一篇社论,而且因为他是番夷的关系,这篇社论的提纲一定会呈送御前,他要写的言之有物,自然要了解大明各阶级对反腐的态度。

最近,他不敢编写笑话了,哪怕是陛下不在意,可他已经没那个胆子了,陛下权威日重,再胡说八道,陛下能谅解他,大明君臣也饶不了他。

他现在除了翻译之外,多数都是充当友邦惊诧的角色,以番夷视角看待大明政策。

黎牙实其实编了个大明笑话,但他没敢放出去,这个笑话的具体内容是:

大明派遣了一大堆的官员,前往了西班牙,西班牙宫廷秘书佩德罗接待了大明官员。

佩德罗询问:大明遣使来西班牙,是要做什麽?

大明官员:博百家之长,学习贵国反腐经验。

佩德罗立刻大声说道:我们国家没有贪腐!

大明官员闻言,眼前一亮,立刻附和的说道:啊对对对,我们就是要学这个!

大明在万历维新之前,就已经有了贪腐合理化的徵兆,座师每年收炭敬丶冰敬,就是最典型的徵兆,随着海瑞回朝反腐,随着陆光祖继往开来,随着反腐司成立,这种贪腐合理化的进程被遏制。

当高压反腐成为常态,并且逐步构建了不敢丶不能丶不想的反腐共识,大明才能长治久安。

「士大夫们之间最近流行着一种说法,就是养廉银,认为朝廷要反腐,就要给官吏们发一笔养廉银,这样一来,官吏们自然就廉洁了,因为没有必要贪腐了。」沙阿买买提说到了最近蔓延的一股风力舆论。

发养廉银,以换取官吏们支持反腐,大明从万历六年起开始发实薪,并且每三年定一次俸禄,但可堂堂一品大员一年俸禄也不过1000银,九品官才45银,吏员更是少得可怜。

这俸禄和他们手中掌控的权力,完全不对等,按照风力舆论的说法,银子太少,俸禄太低,是贪腐的核心原因。

黎牙实眉头一皱,疑惑的问道:「你觉得这说法对吗?」

沙阿买买提思索了一番摇头说道:「我不知道别人,拿我来说,我是蒙兀儿国贵族,阿克巴大帝的女婿,阿克巴大帝一年给我五万银让我维持蒙兀儿国和大明关系。」

「这银子我自己全花了,而且阿克巴给我多少,我都要贪掉!大明和蒙兀儿国的关系,不会因为这五万银变得更好,也不会因为这五万银变得更差。」

「养廉银能养出个屁的廉!要是能养出来,我从通惠河游回蒙兀儿国去!」

沙阿买买提不信士大夫这一套说辞,要是发养廉银就能养出廉洁来,贵族为何不廉洁?

那武清伯李伟家里不愁吃不愁穿,一个清华园大宅,上千亩地,如此豪奢,那李伟的两个儿子,全都参与到了黄金宝钞限兑现的逆案之中。

只要贵族还存在一天,只要贵族还在作恶,这套说辞,就无法成立。

「你这个说法我非常认可,之前费利佩给我的银子,我也自己占了,我也是贵族。」黎牙实由衷的说道。

在黎牙实看来,大明压根没有真正的贵族,那武勋,公侯伯爵,压根就不是贵族,连当街杀人都做不到。

当街杀人要被皇帝严惩的大明,司法特权就那麽一点点,这也算贵族?

在泰西,贵族当街杀人,根本没人去管,贵族对自己的附庸掌握生杀予夺大权,才是贵族。

黎牙实甚至觉得,大明皇帝都不算是个贵族,杀个人还要刑部驾贴,没有驾贴,就是黄纸案丶白纸案,简直是莫名其妙!

费利佩杀宫廷秘书,还要找任何理由?连安东尼奥杀宫廷秘书都跟杀鸡一样。

黎牙实和沙阿买买提聊了很久,才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写成了一篇社论,精雕细琢之后,呈送御前,如果皇帝看过没问题,就可以投刊《逍遥逸闻》了。

年轻的大明皇帝,端坐在御书房内,奋笔疾书,作为帝国的定海神针,皇帝偶感风寒,但依旧勤勉。

他没有处置奏疏,而是给李成梁写了一封信,一方面轮台城清苦,皇帝要写信慰问,一方面,李成梁闲不住,五月份的时候,亲自去眼看了温泉关(阿拉山口)勘察地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