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双向奔赴(2 / 2)
新成立的公司叫,苏尔(SUR)NEC电子科技公司。
暂时的办公地点就在苏尔电器小楼里,后续会在园区内专门划拨出一块地方。
当然,这只是计划。
后面的事谁知道呢?
「部长先生,借一步说话。」应付完记者,罗恩找到了纳瓦尔。
「什麽事?」
「按照和NEC的协议,购买彩色电视机得用美元。」罗恩朝他眨眼。
「噢,」纳瓦尔恍然,「我会和银行打招呼,先批覆你们两百万美元的额度。」
「苏尔电器未来的成就,离不开您的帮忙啊!」罗恩大喜。
「电视机下线的时候,我再来。」纳瓦尔心满意足的离开。
罗恩也心满意足,他的美元小金库保住了。
从旅游公司开业,到后面走私药品,再到做药人生意,罗恩总计收获120万美元。
相当来之不易,这笔钱最初的打算就是用来购买电视机生产线。
本来嘛,先应付NEC那里也足够了,奈何东大那里也要花美元。
罗恩的小金库瞬间告急,他灵机一动直接找上了部长纳瓦尔。
苏尔园区可是孟买的战略性规划,政府倾斜点资源也很合理吧。
纳瓦尔许诺的200万美元额度,是指卢比兑换美元的额度,苏尔电器要自己掏钱换。
没问题啊,按照官方汇率,罗恩只要拿出6200万卢比,就能换到200万美元。
这可太划算了,比黑市便宜了两成,后者还不一定凑足这麽多数。
美元在印度依旧属于稀缺资源,前两年印度政府可是直接拉黄金去欧洲换美元的。
经济开放才三年,外资还没大规模进驻,政府手里的储备依旧不多。
纳瓦尔能给到这个数,已经算是特事特办。
不错,以前的钱没白送。
罗恩手里不缺卢比,这几个月苏尔电器的销量节节攀升。
因为天气越来越热,马上就是酷暑,水空调和电风扇也越来越受欢迎。
从年初到现在的五月,手里又多了1.5亿卢比的利润。
如果纳瓦尔松口,罗恩巴不得把这些钱全部换成美元。
在如今的增量市场下,苏尔电器的利润还会逐步攀升。
卢比倒是越来越多,美元却越来越缺,得想办法洗一洗啊。
送走纳瓦尔,罗恩又转身和小日子们套交情。
按照刚刚签订的协议,合资公司需要先支付三成定金,也就是六十万美元。
接着NEC会在三个月内,陆续发包一条18寸彩色电视机生产线。
等到设备落地组装完毕,再结清后续尾款。
定金罗恩给的很痛快,一点都不罗嗦。
他是生意人,以印度信誉担保,合资公司绝对没问题!
NEC那里也相当满意,据说已经在打包生产线。
你以为小日子没和印度政府打过交道吗?天真!
铃木汽车当初在进驻印度市场前,光是因为各种审批丶政治因素,就耗费了七年之久。
丰田汽车在80年代也想到印度发展,结果政府许诺的土地,在三个月后又被批给了一家本地私企。
索尼和松下在七十年代就开始和印度政府谈合作,谈到今天也没进来。
NEC已经进展神速了,好吗。
他们前前后后只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就搞定谈判并完成签约,甚至厂房都快完工。
跟同行们的马拉松相比,NEC的进展,简直跟开挂一样快。
传说中印度人办事拖拉,还会耍心机,都是谬传!
NEC作证,它遇到的都是印度好人!
你看定金二话就打过来,比某些日本同行还效率。
太美好了,流程顺利的不像话。
为了彰显日本人的信誉,NEC也极力配合。他们准备发包的是全新生产线,足够用上数十年。
当然啦,后续该收的服务费丶授权费,也不会少。
一码归一码,真正的收费大礼包还在后面。
巧了,好人罗恩也是这麽想的。
这一波,属实是双向奔赴。
彼此各怀鬼胎,都想着等后面捅刀子,结果就是前期效率高的出奇。
孟买报纸已经把这次合作,吹嘘成印日经济踏入新阶段的典范。
苏尔-NEC的产品还没开卖,就已经有了名声。
没办法,这年头印度人也崇洋媚外。
进口货天然比国产高人一等,有钱人家里都以用洋牌子为荣。
苏尔电器也需要借一借NEC这张皮,电视机这种昂贵的电器,电风扇完全不能比。
花了上万卢比,谁不想买质量更可靠的进口货?
嗯,这就是现实。
不怪印度人民这麽想,印度国货确实稀烂,苏尔电器已经算是一股清流。
彩色电视机项目已经就位,阿希什的黑白电视机进展也不慢。
(本章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