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79章 海洋霸权,与清廷陆权的第一次对抗(2 / 2)

加入书签

《光复新报》几乎成了他每日必读的精神食粮。

从剖析世界列强的野心,到介绍浅显的格致常识。

从解读变幻莫测的国际局势,到实时报导光复军在各条战线的进展……

这份报纸为他打开了一扇通往全新世界的大门,让他逐步接受并深深认同了秦远所倡导的看待世界丶看待国家命运的全新视角。

然而,他的父亲卢继亮,身为举人功名,亦是南平县内经营着数家商铺丶拥有不少田产的地方乡绅,对光复军始终抱有根深蒂固的偏见,认为那不过是一群迟早会被朝廷天兵剿灭的跳梁小丑。

但此刻,卢继亮凝视着江面上那支纪律严明丶目标明确的舰队,嘴唇动了动,却发现自己无法再轻易说出否定的话语。

这支军队所展现出的风貌,与他早年避祸江西时见过的丶那些军纪涣散丶形同匪类的太平军,截然不同!

这是一支有着明确政治纲领丶严明军事纪律和高效执行能力的武装力量!

「福州……怕是危矣。」

卢继亮没有直接回答儿子带着些许挑衅意味的问题,只是将满心的忧虑,投向了闽江下游那座此刻必然已风声鹤唳的省城。

光复军拿下南平,控扼闽江上游,顺流而下直取福州,已是箭在弦上。

「爹,」卢川宁的眼中却闪烁着与父亲忧虑截然不同的憧憬光芒,「光复军在《光复新报》上明确说过,待攻克福州,便要在省城开办新式学堂,教授格致丶算学丶外语,甚至泰西的政经律法!到时候……我能去报考吗?」

他年方十六,天资聪颖,三年前便已考取秀才功名,本是今科乡试的有力竞争者。

然而,席卷福建的战火,无疑已中断了这条传统的科举晋身之路。

「川宁!」卢继亮猛地转头,声色俱厉地警告道,「我允你看报,是让你知晓时局变幻,明辨利害,不是让你动这些大逆不道的心思!」

「光复军办的学堂,那是逆匪巢穴!你也敢去沾染?那是要掉脑袋的,甚至会牵连全族!」

卢川宁并未被父亲的疾言厉色吓住,反而争辩道:「爹,新学堂学的是经世致用的新知识,探寻的是富国强兵的真学问,我又不是要去投军从逆。」

「光复军气象一新,福建全省落入其手恐怕只是时间问题,我们为何还要固守旧念?」

卢继亮今年不过三十七岁,远非那些冥顽不化的老朽,并非完全不能接受新事物。

但是……

他深吸一口气,目光凝重地看向自己寄予厚望的长子,语重心长:「川宁,你记住,你是我们卢家的长子长孙,家族的希望系于你一身!」

「旁人或许可以观望,甚至可以投机,但唯独你,绝不能与光复军公然扯上关系!」

卢川宁却试图用理性分析说服父亲:「爹,局势都这麽明朗了,你难道没看到吗?」

「您也看到了,如今在这福建境内,还有哪一支清军能抵挡光复军兵锋?福州一旦易主,与建宁府的光复军主力东西夹击,困守福宁的十万清军粮道断绝,败局已定!」

「清廷……还有能力丶有馀暇在福建恢复科举吗?」

「即便勉强恢复了,那些寻章摘句的八股文章,于眼下救亡图存的大业,又有何益?」

他越说越激动:「统帅在报上说得再明白不过,欲光复华夏,驱逐鞑虏,不仅需要战场上的刀枪火炮,更需要造就通晓世界丶掌握实学的新式人才!」

「唯有如此,方能救我国家,振我民族于危亡,这才是真正的大道啊!」

卢继亮沉重地摇了摇头,无奈道:「川宁,你的眼光还是太浅。眼下局势,虽对光复军有利,但远未到可以高枕无忧的地步。」

「我承认那石达开……确有雄主之姿,治军理政手段不凡。」

「但仅凭福建一省之地,就想与坐拥十五行省的清廷争霸天下?」

「难,难于上青天!」

他压低了声音,告诫道:「你怎麽知道,朝廷缓过气来,曾国藩丶左宗棠那些名臣督帅解决了长江一线的太平军后,不会调集举国之兵反扑福建?」

「等到王师归来,朝廷会如何清算那些与光复军过从甚密之人?」

「川宁,这些关乎家族存亡兴衰的利害,你难道都不思量吗?」

这番话可谓苦口婆心,充满了父亲对儿子和家族未来的深切忧虑。

他何尝不知新学丶新思潮对年轻人的巨大吸引力?

但在他看来,以一省抗全国,无异于以卵击石。

然而,卢川宁显然有着截然不同的判断。

他在《光复新报》之中,读到了太多,超出这个时代的目光。

「爹,您就这麽笃定,朝廷一定能打回来?」

卢川宁的声音也低了下来,却带着一种异样的冷静,「万一……朝廷再也打不回来了呢?」

卢继亮闻言一怔,下意识地追问:「打不回来?川宁,你……你是不是看出了什麽?」

卢川宁凑近父亲,目光灼灼,声音虽轻却字字清晰:「父亲,你我身处局中都能看清的问题,那位能写出《光复新报》上那些雄文的石统帅,他麾下那些能臣干将,难道会看不到吗?」

「一个福建,或许难以独立支撑。但若再加上隔海相望的台湾呢?」

「若能联合近在咫尺的广东丶广西呢?」

「父亲,您看报纸上介绍的欧陆诸国,那英吉利,本土不过一蕞尔小岛,却能凭藉海军之利,纵横七海,虎视欧陆,更在南洋丶印度拥有广袤的殖民地,成为日不落帝国!」

「石统帅的文章早已洞察先机,分明指出,未来的争霸之路,海洋,才是关键!」

「谁掌握了海洋,谁就掌握了通往世界与强盛的门户!」

「光复军若能控制福建丶台湾,进而图谋两广,便拥有了漫长的海岸线与优良港口,进可攻,退可守,未必不能与倚重陆权的清廷,周旋到底!」

卢继亮听着儿子这番结合了报纸观点与自身思考的论述,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怔怔地看着眼前这个仿佛一夜之间长大了许多的儿子。

他第一次发现,自己固有的认知,似乎正在被一种全新的丶充满风险却也蕴含无限可能的未来图景所冲击丶所动摇。

江风猎猎,吹动着父子二人的衣袂。

也吹动着此时,无数福建人对于光复军南下福州,以一种倾吞山河的姿态,驱逐清廷,拿下福建全省的迷茫。

以及,对于当下,对于未来的抉择!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