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31章 圈子(求月票推荐票求追订!)(2 / 2)

加入书签

沈弼说话滴水不漏,但倾向性依稀可见。

施怀雅和纽璧坚更多是旁听和附和。

李家成表现得颇为活跃,不时提出一些对港岛经济的「远见」,试图主导话题。

陈秉文大多时间在听,偶尔插话,观点直接且务实,往往能切中要害。

这让在座的几位英资大班微微颔首,觉得这个年轻人确实有料,不是只会炒股的暴发户。

陈秉文能感觉到,李家成在努力融入这个由英资主导的核心圈子,并试图展现自己的价值。

而他自己,则更倾向于一种平等交流丶基于实力和利益的态度。

他们两人,是两种完全不同的风格。

晚宴结束后,陈秉文没有多做停留,径直乘车赶往下一个地点,深水湾的私人会所。

与希尔顿的喧嚣正式相比,这里的氛围截然不同。

更私密,更放松,中式园林设计,灯光柔和。

与会者年龄普遍偏大,气度沉稳,多是东南亚面孔,说着带口音但流利的粤语或英语。

发起人郭贺年亲自在门口迎客,见到陈秉文,笑着迎上来:「这位就是陈生吧?

果然年轻有为,我是郭贺年。」

「郭先生,久仰大名。感谢您的邀请。」陈秉文面带微笑与他握手。

「来来来,给你介绍几位朋友。」郭贺年很热情,引着他走向一小圈人,「这位是邱德拔,做酒店和银行的。

这位是林绍良先生,印尼来的.」

一圈介绍下来,陈秉文心里有数了。

这几乎是一个缩微版的「南洋华商领袖聚会」。

这些人看似低调,不像港岛英资洋行那般张扬,但他们在东南亚乃至国内深耕多年,能量巨大,生意网络盘根错节。

他们聊的话题也更偏向于国际大宗商品贸易丶东南亚各国的投资机会丶以及内地刚刚开启的改革开放所带来的无限遐想,视野更为广阔。

「陈生在美国的生意做得很大啊,听说那种功能饮料很受欢迎。」邱德拔摇晃着酒杯,随和地说道。

「刚起步,占了个细分市场,运气好而已。」陈秉文谦虚道。

「运气也是实力的一部分。」林绍良话不多,但看人的眼光很锐利,缓缓说道,「听说陈生和华润那边,合作得很密切?」

这个问题有些敏感,触及到与内地的关系。

陈秉文回答得很有分寸:「是有一些业务上的往来。内地市场潜力巨大,机会很多,但也需要耐心和合适的策略,正在慢慢摸索。」

他既承认了联系,又没透露具体细节,显得坦诚而谨慎。

郭贺年点点头:「是啊,机会很多。我们这些老家伙,船大难掉头,以后可能真要看看你们年轻人怎麽闯了。

陈生以后若是到新加坡或者印尼,一定要来找我。

不瞒你说,你那个瓶装糖水和功能饮料,我家里的几个小辈都特别喜欢!」

「一定一定。各位前辈经验丰富,走过的桥比我走过的路还多,我还要多向你们学习。」

陈秉文适时举杯示意。

在这个场合,他展现出对前辈的尊重,但言谈间透露出的国际视野和对未来趋势的判断,让这些阅历丰富的老江湖们不敢小觑。

他们看中的,显然不仅是他在港岛资本市场展现的凌厉手段,更是他成功切入北美市场的魄力,以及与内地建立的丶若隐若现的联系。

这是一种基于未来潜力的认可和投资。

品酒会结束,陈秉文与几位侨领交换了私人联系方式后告辞。

今晚两个场合,两种截然不同的氛围,让他更清晰地感知到港岛乃至东南亚商业生态的层次。

英资丶华资丶南洋侨资.关系错综复杂。

北美,伊利诺州,新收购的灌装厂里,改造完成的生产线,轰鸣着全力运转。

深蓝色瓶体丶印着银色闪电标志的「脉动雷霆」在传送带上快速流动。

深蓝色的瓶体,银色的闪电标志,让整个瓶体,视觉冲击力极强。

脉动雷霆的配方正如陈秉文所要求,采用了高果糖玉米糖浆(HFCS-55)与蔗糖复配的方案。

周志远领导的研发团队经过反覆测试,找到了甜度丶成本和口感的最佳平衡点。

不仅「脉动雷霆」,陈记在北美的其他产品线,包括经典款「脉动」功能饮料和能量棒,也都在陈秉文的明确指示下,开始逐步替换为类似的复配糖源。

方文山提交的八月份财务简报上,仅原料替换这一项,综合下来,每个月就能为陈记创造超过15%的利润。

这还是在支付了HFCS专利授权费之后的净收益。

「成本优势太大了。」

方文山在向陈秉文汇报时,都不由得有些兴奋,「HFCS-55的价格稳定性远高于国际蔗糖,受产地和期货市场波动影响小得多。

这让我们在定价和促销上拥有了极大的灵活性和主动权。」

快消品行业,利润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背后都需要付出巨大努力。

如此大幅的利润提升,意义非凡。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